新快報訊 廣清同心播下希望林,攜手共繪綠美新畫卷。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廣州市駐清遠市清新區禾云鎮幫扶工作隊(下稱“工作隊”)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鄉村全面振興全過程,通過黨建引領聚合力、融合產業激活經濟動能、強化宣傳掀起全民添綠熱潮,多措并舉探索出一條“生態優、產業興、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建引領,凝聚綠色發展合力
揮鍬鏟土、扶苗正根、堆土圍堰、提桶澆灌……清遠三月,氣候溫暖濕潤,植樹造林條件得天獨厚。工作隊聯合組團幫扶單位,堅持生態優先,積極扛起助力禾云“綠色發展”的幫扶重擔。
堅持“鄉村振興黨旗紅”黨建品牌建設,駐禾云鎮工作隊聯合組團單位充分發揮幫扶優勢,通過結對共建與聯建,持續在禾云鎮推動綠美生態建設。
如廣州市委辦公廳到禾云鎮開展植樹活動和舉辦保障婦女權益法律知識講座,認種100棵白玉蘭樹;廣州科金集團到禾云鎮組織開展“播種廣清同心林 共繪綠美新畫卷”鄉村綠化植樹主題黨日暨主題團日活動,認種40多株黃花風鈴木等樹;廣汽集團開展公益行和黨建活動,認種60多株樹木等。
據統計,廣州幫扶禾云鎮組團單位屬下黨支部到禾云鎮結對共建村黨支部開展植樹活動共計10場,認種606棵樹木。
駐村第一書記也積極發揮“紅色頭雁”作用,主動策劃主題活動,匯聚各方資源,推動綠美生態建設。探索政企合作、村企共建等模式,盡最大努力凝聚“綠美”合力。如西社村與清遠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黨支部結對共建,開展植樹活動,種植喬木160棵。
產業融合,激活綠色經濟動能
今天植下綠美樹,明天收獲“金山銀山”。在推動綠美生態建設的過程中,駐禾云鎮工作隊積極推動綠色產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助力“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既講究生態效益,也注重激發經濟效益,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的工作舉措,構建起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
結合禾云鎮自然資源優勢,工作隊成功引進了生態農業、林下經濟等綠色產業項目,打造以仙草、紅松茸、芳香作物、風云茶、麻竹筍等為特色的生態產業鏈,實現了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的轉化。例如,工作隊引入資源,推動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170畝仙草種植基地,通過技術指導和市場對接,幫助農戶提升產值。同時,促進當地引進紅松茸種植技術,發展林下經濟,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增加了農民收入。工作隊還聯合科研院所,開展160畝芳香作物種植規劃,推廣農文商旅結合模式,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強化宣傳,掀起全民添綠熱潮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綠美生態建設,關鍵在于激發當地群眾的內生動力,共同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新理念。為此,工作隊堅持“多元共治發展”結合,積極構建全民參與的新格局。
為了讓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利用村廣播、宣傳欄、微信群等平臺,廣泛宣傳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駐村第一書記在黨員大會上通過給各村小組組長和黨支部宣傳“綠美廣東”任務的重要意義,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融入村民日常討論,激發群眾熱情參與“綠美禾云”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工作隊還聯合禾云鎮推出了“一黨員一片林”管理方法,鼓勵黨員、村民參與植樹造林、垃圾分類等環保行動,并引導村委會支出“小資金”聘請村民對樹苗種植后的管理維護,形成了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工作隊還通過請教專家、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樹種,同時讓黨員“管林”、請人維護,真正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讓綠樹真正“福蔭后代”。
通過科學謀劃、大力發動、精心組織,2024年以來,工作隊聯合禾云鎮政府累計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植樹200場,種植黃花風鈴木、楠樹、小葉紫薇等樹苗24163株,建成“幫扶林”22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而且大大增強了廣大干部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如今,禾云鎮的綠色發展蓬勃興起,從機關單位到田間地頭,從老人到孩童,人人都是生態文明的建設者與受益者。
統籌:李志 朱穎潔
采寫:新快報記者 曾貴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