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為什么建設人才強國、什么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就強調,要深化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各類人才素質,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經果林產業的效益是糧食作物收入的4~6倍,其年需水量僅是種植糧食的30%~60%,具有顯著的節水效能和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態效應,是群眾致富的首選產業。人才作用下的產業發展,其規模、結構、效益將會快速增長,經果林產業已經成為中衛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一、基本情況
經果林產業情況。全市經果林種植面積62.3萬畝,其中沙坡頭區29.1萬畝,中寧縣26.6萬畝,海原縣6.6萬畝。種植枸杞24萬畝,其中沙坡頭區7.6萬畝,中寧縣13.2萬畝,海原縣3.2萬畝;種植蘋果18.7萬畝,其中沙坡頭區10.8萬畝,中寧縣6.7萬畝,海原縣1.2萬畝;種植紅棗15.8萬畝,其中沙坡頭區10.2萬畝,中寧縣5.6萬畝;其他經雜果3.8萬畝,其中沙坡頭區0.5萬畝,中寧縣1.1萬畝,海原縣2.2萬畝。預計今年經果林總產量可達62.1萬噸(紅棗以干果計,其他以鮮果計),綜合產值將超過190.8億元,其中枸杞鮮果產量24萬噸,綜合產值突破172億元;蘋果產量32.7萬噸,產值16.4億元;紅棗產量1.6萬噸,產值0.9億元;經雜果產量3.8萬噸,產值1.5億元。
經果林產業人才情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經果林產業人才總量1773人。人才類別方面,黨政人才26人,占比約1.47%;專業技術技能人才184人,占比約10.38%;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85人,占比約10.43%;農村實用人才1378人,占比約77.72%。人才結構方面,無國家級人才;自治區級人才5人,占比約0.28%;后備人才42人,占比約2.37%;海外人才1人,占比約0.06%。學歷結構方面,博士研究生學歷1人,占比約0.06%;碩士研究生學歷10人,占比約0.56%;大學本科學歷170人,占比約9.59%;大學??茖W歷128人,占比約7.22%;中專學歷59人,占比約3.33%;高中及以下學歷1405人,占比約79.24%。技能結構方面,取得高級職稱或高級工88人,占比約4.96%;中級職稱或中級工95人,占比約6.02%;初級職稱36人,占比約2.28%。年齡結構方面,30歲以下人員103人,占比約5.81%;31歲—40歲263人,占比約14.83%;41歲—50歲854人,占比約48.17%;50歲以上553人,占比約31.19%。性別結構方面,男性1434人,占比約80.88%;女性339人,占比約19.12%。
二、存在的問題
我市經果林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人才隊伍現狀同現代林業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一)基層產業人才匱乏。經果林產業發展主要陣地在農村,農村對高技能人才及年輕人缺乏吸引力。當前形勢下,產業缺乏青年致富帶頭人,經果林種植端主要以60、70后農村勞動力為主,技術更新能力不足,老經驗、老辦法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產業發展需求。從人才數量來看,種植端專業人才數量勉強合理,經營、銷售、加工、保鮮、研發新品種以及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嚴重不足。目前,全市從事蘋果、枸杞等經果林產業經營性人才存量不足且專業程度不高,不能滿足現代化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需要。
(二)現有技術人才數量及實踐經驗不足。區、市、縣、鄉四級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數量有限,服務能力不足,且出現了嚴重的人才年齡結構斷層現象,近幾年,60后專技干部集中退休,近年來新錄用的年輕專技干部實踐經驗不足,與產業發展的需要還有一定差距?,F有專業技術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還有待提升,真正能夠破解專業技術難題的比較少,尤其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比如蘋果防霜凍技術現在還沒有研究成熟。
(三)人才成長環境不理想。隨著越來越激烈的人才資源爭奪,我市人才待遇的吸引力還不夠,主要依靠人社局的安家費、補貼,沒有更多的科研項目、資源優勢來留住人才。目前我市人才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學習深造、發展機遇等沒有優勢,難以滿足高層次人才的學習、進修和學術交流等需求,面臨新的人才競爭壓力。很多培訓經費都帶在項目中,市級沒有專門的培訓經費,不能滿足長時間實地學技術、學經驗的需求。產業專業人才需要一定的平臺去搞研究、實驗、試驗,但目前沒有專門的經費去設置實驗室、租試驗田進行實驗研究,高層次人才引進后發揮的作用不明顯。
(四)基層人才認定體系還不完善。所謂“高手在民間”,很多好的技術、好的品種往往不是研究出來的,是靠平時生產積累或實踐過程中偶然發現的,這都需要基層一線的專業人才。但目前農村、企業的實用新型人才技能認定體系、獎勵激勵制度尚未完善,無法很好地激發和利用農村實用型技術人才潛力。
三、對策建議
面對發展的人才短板,習近平同志曾制定了“人才九條”,字里行間皆是破冰。當年,習近平同志給河北農業大學正定籍的同學們寫信,指出“很關鍵的一條就是靠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就是靠掌握這些科學技術的專門人才”,要“著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面對全市經果林產業人才總量不足、學歷較低、結構不優、素質不高、高層次和復合型人才匱乏、體系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需要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力度。
(一)多措并舉壯大人才隊伍。一是完善崗位設置,盤活現有專業技術人才資源,成立各級專業技術服務隊,加強鄉鎮技術服務隊伍建設,開展咨詢論證、對口服務、技術指導,解決群眾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生產生活等難題,給予合理的工作經費,擺脫“有錢養兵,無錢打仗”的困境。二是探索培養村級技術推廣員,有償開展技術傳幫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以一帶十、以十帶百,擴大基層人才總量,有效解決源頭技術問題。三是建議優化現有人才引進體系,特需人才引進不受編制限制,自主招聘、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以不占編。
(二)為基層人才減負,發揮現有人才作用。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數量是可觀的,要多安排專技人才去基層蹲一蹲,全過程參與種植研究、技術推廣,做田間地頭的“泥腿子”,把基礎搞扎實,把技術搞成熟。用人單位要根據人才特點安排適合的崗位,使用人才時注意揚其長避其短,將專業技術人員安排到到具體的規劃、設計、施工和建設管理中去,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高素質。
(三)多渠道優化人才成長環境。一是重視人才培訓工作,根據經果林產業發展實際安排培訓內容、方式及地點,同時要保障培訓經費,加大“以賽代評”“以賽代培”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加速人才選拔、人才認定、技術水平認定,除了依據其學歷、任職年限、從業經驗,還應全面考慮對組織的貢獻、發展潛力等因素,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真實水平。二是落實專業技術人員獎勵機制,提高福利待遇,穩定基層技術人才隊伍。三是建立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到基層工作,如要引進緊缺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以制定住房補貼、艱苦崗位津貼等優惠政策,積極爭取政策、創造條件、提高福利,解決實際問題,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真正做到用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四)構建人才評價體系,激發基層人才活力。構建生產型人才(種植能手、加工能手)、經營性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組織者、農村經紀人)、科技服務型人才、技能帶動性人才、社會服務型人才等評價體系,組建實用人才評價指導委員會,成立市、縣、鄉、村四級評審委員會,根據實用人才評估標準,對審查合格的實用人才發放資格證書并備案,享受傾斜政策和激勵措施。同時出臺相關配套扶持政策,縣、鄉政府要為各類認定后實用人才提供資金扶持,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實用人才,除了加大精神和物質獎勵外,可給予制度上的認可,如優先選任村干部或納入村級后備干部培育,優先承包土地資源,優先獲得開發項目、貸款、技術資料、良種和先進器具設備等,優先享受技術推廣、新品種試驗、技術幫扶等扶持政策,使農村實用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建立實用人才評價機制的意義、成果和貢獻。
近者悅,遠者來,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無論任何領域的人才,都正迎來奮斗逐夢的最好時代。(中衛市林業和草原局楊曉、唐華平供稿)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