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延安市寶塔區甘谷驛鎮小張溝村的黨支部書記張瑞祥今年特別開心,他牽頭領辦的小張溝村養殖協會成立7年來,發展得紅紅火火。小張溝村已從多年村級債務纏身的窮村子,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專業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張瑞祥還被評為省級“黨員致富帶頭人”。
小張溝村只是西部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西部大開發10年來,我國廣大西部地區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主要農牧產品產量大幅增長,農牧民收入大幅增長,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好政策帶來農村大發展
“這幾年村里的變化太大了,種糧不繳稅了,道路修寬了,新房蓋多了,看病還能報銷了。”說起這10年的變化,張瑞祥如數家珍。
西部大開發10年,是國家政策扶持力度最大、各級財政對西部支持最多的10年,也是農村發展最快、農民得實惠最多的10年。
————國家累計安排西部地區中央水利投資1270億元,共解決西部地區農村9437萬人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
————中央財政投入西部地區的扶貧資金累計達到598.1億元,占中央分配到省區市財政扶貧資金的62.9%,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
————農業部在西部地區安排資金694億元,通過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種養業良種、農村沼氣等重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財政補貼補助項目,極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和生產環境。
————2006年至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覆蓋了西部地區558個縣22750個示范村,培訓專業農民90多萬人。
前所未有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使曾經貧瘠的西部地區迸發出巨大的活力。
好產業帶動農民快致富
談起家門口的竹子,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天橋村村民黃恩貴喜上眉梢。2001年以來,黃恩貴一家借助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種植了100多畝竹子,通過編竹席、賣竹筍等,年收入超過5萬元。
從2001年起,赤水市抓住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國家生態建設工程的機遇,以每年10萬畝的進度實施人工造竹林工程。到2009年,赤水竹產業產值已由2000年的3億元躍升至23億元,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至3600元。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扎實推進,一批優勢特色農業迅速發展。西部大開發10年來,西部各個省份不斷加快特色農業發展步伐,培育出一大批在國內外聞名、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特色農產品。如水果產量從2000年的1400萬噸增長到2008年的3500萬噸,占全國產量比例從25%提高到35%。2008年,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茶葉產量42萬噸,是10年前的2.3倍,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
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質量不斷提高。2008年,西部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81元,比2000年增長了113.3%。
好環境帶給農民好生活
西部大開發這10年,是西部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的10年。截至2008年底,西部地區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20.8萬公里,77.53%的鄉鎮和35.04%的建制村通了瀝青(水泥)路;農村沼氣建設快速發展,西部地區農村戶用沼氣數量達到1410萬戶,比2000年增加976萬戶,增長224.9%。
西部大開發這10年,也是西部地區農村民生改善速度最快的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了全覆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開始全面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享受了免雜費和免費教科書政策,一大批規劃中的農村民生工程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有力地促進了西部農村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西部大開發這10年,還是西部地區農村文化事業大發展的10年。基本實現了縣縣有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西新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中央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全面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送書下鄉等重大項目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西部廣大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正在快馬加鞭地進行中,一個嶄新的西部新農村已呈現在人們面前。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