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來,保山大葉山茶葉有限公司的茶園內,工人們搶抓時機,在茶園內套種茶枝柑。

茶園里,嫩綠的新芽在枝頭輕輕搖曳,散發出淡淡的茶香。保山大葉山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昇一邊指導工人如何正確套種茶枝柑,一邊詳細解釋這樣做的好處。他說,套種茶枝柑不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還有助于防治茶樹病蟲害,實現茶園的生態平衡。 
昌寧縣是全國唯一注冊認證的“千年茶鄉”,是全國首批四大優質茶葉基地縣、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重點產茶縣。全縣有茶園面積31.5萬畝,其中生態茶園26.6萬畝,古茶樹4.9萬畝20余萬株,有2.98萬畝雨林聯盟認證茶園。2023年,昌寧縣實現干茶總產量2.98萬噸,實現茶葉綜合產值67.6億元。 近年來,昌寧縣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通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同時,還積極推廣有機茶葉種植,鼓勵茶葉生產者采用更加環保、健康的種植方式,從源頭上減少農藥的使用。 
李忠昇說:“這兩年,昌寧茶產業發展得比較好,我們企業在有機生態茶園管控中主要是不施肥、不打藥,人工除草。同時,也會在茶園里套種像茶枝柑這樣的經濟作物,增加茶園的覆陰樹,提高茶園產值,為后期的新品研發作準備,也為茶旅融合奠定一定的基礎?!?/span> 在茶產業發展中,昌寧縣高度重視農殘管控工作,積極采取開展生態茶園管理和農殘管控培訓,廣泛開展禁用農藥宣傳,發布農藥明白卡,與茶農茶企簽訂茶園生產管理承諾書等措施,進一步提升昌寧茶葉產業的品質與安全水平,確保茶葉生產過程中的綠色環保,滿足市場對高品質茶葉的需求。 
茶葉鮮葉農殘檢測是確保茶葉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對保護消費者健康、推動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此,昌寧縣專門建立了嚴格的茶葉農殘檢測制度,引進先進的農殘檢測技術,對茶葉進行嚴格的檢測,不斷提高茶葉農殘管控的水平和效果,確保茶葉的農殘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在前期的農殘檢測中,采樣檢測組先后前往漭水、翁堵等地,現場摘取了5個茶青樣本進行檢測,農殘快檢茶青樣品合格率均為100%。接下來,昌寧縣將繼續加大茶葉檢測力度,對全縣13鄉鎮進行全覆蓋抽樣檢測,全面掌握今年茶葉質量動態,加強茶葉安全監管,從源頭上保障茶產品質量安全,為昌寧茶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在下步工作中,昌寧縣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實施茶園農殘管控問卷調查、“一諾十聯”包保、綠色防控網格、茶葉質量安全宣傳培訓、茶園投入品行政執法、檢驗檢測、茶葉質量安全“黑名單”、茶園套種試點、“檢察護企”、優質優價市場倒逼十個專項行動為抓手,構建“農戶自覺參與、經營主體主動作為、村級監督落實、鄉鎮部門聯動”的工作格局,實現全域茶園化學農藥面源零污染,切實提升全縣茶葉質量安全水平,推動全縣茶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https://mp.weixin.qq.com/s/W5RhOSiJ5mWnfKwegfKV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