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地圖,五邑大地上青山隱隱水迢迢,陽光海岸碧波千里,西江潭江浩浩蕩蕩,天露圭峰秀甲嶺南,“小鳥天堂”獨木成林、萬鷺齊飛……“山、水、文、城”共融的僑鄉風景畫卷里也藏著江門人自己的“阿勒泰”。
無論城央郊外,還是山林原野,人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隨時隨地抵達“詩與遠方”。
一組數據顯示,江門全市現有森林面積43.0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5.31%,森林蓄積量約2600萬立方米,人均森林碳儲量近15噸,各項指標在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中名列前茅。
這份厚實的綠美家底背后,既有始于2012年開展的森林碳匯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功勞,也積攢了一代又一代默默耕耘的林業科研人的“汗水”。在龐大的林木種質資源寶庫里,江門擁有1個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2個國家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基地、2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其中臺山市紅嶺種子園對松樹良種的選繁育科研更是打破了多項“卡脖子”技術,實現種源自給自足、自主可控,滿足南方12個省區的用種需求,為我國發展儲備林業戰略性資源提供堅實保障。
圖為臺山市紅嶺種子園,即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林以種為本,種以質為先?!币涣7N子影響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基因決定一個產業的成敗,江門林業科研人默默耕耘在林木良種的選繁育試驗田里,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林業“芯片”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為守護國家木材安全、綠美生態建設作貢獻。
江門林業科研人默默耕耘在林木良種的選繁育試驗田里,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林業“芯片”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良種
林業種源“芯片”自主可控
臺山是我國有記載的、最早從國外引種濕地松的地方。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旅美華僑蕭華倫漂洋過海,帶回兩批濕地松種子,在臺山沙欄肖美村試種下約7000株,并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較高的發展潛力,被省林業廳定為主要造林樹種,也推動了臺山市紅嶺種子園的籌劃、建設。
建園以來,紅嶺種子園營建了我國首個濕地松無性系種子園,至2004年累計生產種子20多萬公斤,在“五年消滅荒山,十年綠化廣東”大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霸缭?0年代前后,我們的濕地松種子園平均畝產量達15.79公斤、單株最高年產量9公斤,單位畝產量和單株產量均為世界最高產,徹底擺脫了種子進口依賴?!奔t嶺種子園園長林昌明十分自豪。
紅嶺種子園攻克了濕加松扦插技術,一株實生苗可“長出”成千上萬株扦插苗木。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然而,實現種子生產自給自足還不夠,成為多個省份人工造林“當家”樹種的濕地松仍面臨著種源創新改良“卡脖子”的難題?!皢渭円N外來樹種進行擴繁利用,不僅受限于國外種源,還難以發揮外引樹種的增產潛力。”林昌明說,“只有創制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種質資源,才能實現林業‘芯片’自主可控?!?/p>
采種、培育、雜交、篩選、制種、繁育……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紅嶺種子園便聯合省林科院、高校等10余家單位組成國外松聯合攻關團隊,針對濕地松的種內遺傳改良、種間雜交育種開展了長達20多年的“馬拉松式”國家科研攻關課題研究。從引入國外松開展遠緣雜交技術攻堅起步,到如今已經實現了從0份到1495份的跨越性突破,并審定了25個省級良種,含1個國家級良種。
“育種材料是開展種質創新的首要條件。面對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背后的多樣化樹種需求,我們林業人要做的便是要盡可能收集更多遺傳背景的育種材料,研究開發出適地適生的優良樹種?!苯T市林科所副所長劉一貞說。
劉一貞介紹,江門市林科所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林木種質資源的收集、引種和應用等相關研究。 南方+ 黃燁倩 拍攝
她介紹,江門市林科所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林木種質資源的收集、引種和應用等相關研究,從2013年開始承擔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平臺外來樹種子平臺的運行服務。作為“林木種質資源利用國家創新聯盟”成員,江門市林科所現已建成“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平臺外來樹種保存基地”“越南雜交相思優良無性系保存基地”“東南亞熱帶雨林龍腦香珍貴用材樹種種質資源保存基地”,收集保存的林木種質資源近300多種,包括約200個鄉土樹種、100多個外來樹種。
圖為江門市林科所培育的具翼龍腦香苗木采穗圃。楊川 攝
今年春天的植樹造林熱潮中,江門市林科所培育的具翼龍腦香苗木供不應求,這是他們花了近20年引種試驗的珍貴用材樹種。收集、引種、試驗種質資源,擴繁、推廣優質樹種,在選優育苗這條路上,江門市林科所長期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華南植物園等多家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先后進行了桉樹、雜交松、雜交相思、龍腦香科珍貴用材樹種、葉子花新品種、澳洲堅果等引種栽培試驗與選育,培育出3個國家級良種。
良法
“鄉土闊葉樹種+”改善林相
茶園飄香、草甸碧綠、牛羊漫步、花開遍野,林間綠意盎然,云霧若隱若現……開平大沙林場內,天露山因著絕美風景刷爆徒步愛好者的社交圈,是他們心中的“阿勒泰”美景。近年來,結合生態旅游發展規劃,大沙林場持續推進純林改鄉土闊葉混交林的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努力實現“春可賞花、夏可納蔭、秋可觀果、冬可看葉”的林相景觀改造目標。2024年,大沙林場計劃完成1285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
根據《江門市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全市計劃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總任務51.78萬畝,其中林分優化提升25萬畝,森林撫育提升26.78萬畝。針對當前存在的森林景觀單一、樹種結構不合理、桉樹等純林較多、森林碳匯儲量不夠等短板,《方案》要求公益林須以地帶性森林植被群落為參考,選擇生長健壯、抗性強、景觀效果好的鄉土闊葉樹種,而商品林樹種配置以培育優質高產林為目標,推行“珍貴樹種+”模式。
臺山市甫草林場的設有溫室大棚區、播種區、煉苗區,致力為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提供優質的鄉土樹種苗木。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在臺山市甫草林場的林木苗圃基地里,設有溫室大棚區、播種區、煉苗區,品種覆蓋楓香、火力楠、木荷、山杜英、臺灣相思、鐵冬青等常見的鄉土闊葉樹種苗木。作為沿海地區重要的省級保障性苗圃,甫草林場有著獨特的技術優勢——研究出輕基質培育苗木的基質配方與容器設計,并取得了國家專利證書。
有了類似禾苗使用秧盤進行培育的育苗技術,臺山甫草林場可以利用智慧大棚實現精準控溫控濕和施肥。 南方+ 黃燁倩 拍攝
“類似禾苗的秧盤培育,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可以利用智慧大棚進行精準控溫控濕和施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與生長速度,實現了規?;a,并降低育苗成本。同時,區別于傳統的黃泥杯,用珍珠巖、木糠、谷殼做成的輕基質土壤,能讓苗木像秧苗那樣長出更多須根,苗木木質化程度高,上山造林苗木成活率能達到95%以上?!备Σ萘謭龈眻鲩L譚仕俊介紹。
譚仕俊展示輕基質培育苗木的基質配方與容器設計,以及苗木茁壯的須根。 南方+ 黃燁倩 拍攝
譚仕俊表示,在輕基質育苗方面,林場主要開展鄉土闊葉樹種育苗基質配方及其比例研究試驗?!澳壳埃覀兊脑囼炓呀洺跻姵尚?,針對不同的鄉土樹種,我們調配了不同的基質配方,在有效縮短苗木生長期的基礎上,精準提高種苗抗逆性,也為鄉土闊葉樹種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p>
在山的另一端,紅嶺種子園也進行著類似的試驗——依托采穗母株株型培育與采穗圃營建、輕基質插穗培育、煉苗與空氣切根等技術,紅嶺種子園攻克了濕加松扦插技術,并建立起標準化規?;げ宸庇夹g體系,一株實生苗可“長出”成千上萬株扦插苗木,為造林綠化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苗木。
改善森林結構,持續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防風固沙、護岸消浪、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生態功能,培育更加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是一代又一代林業科研人默默耕耘一生的夙愿與目標。
作為省級保障性苗圃,臺山甫草林場培育的品種覆蓋楓香、火力楠、木荷、山杜英、臺灣相思、鐵冬青等常見的鄉土闊葉樹種。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這幾年,我們正在探索營建鄉土樹種、速生樹種和珍貴樹種的混交試驗和示范,例如針對桉樹純林出現的土壤貧瘠、生態系統穩定性較差等問題,引進利用越南雜交相思的固氮作用,打造‘桉樹+相思’的用材混交林,看能否產生更高的生態效益與經濟價值?!眲⒁回懡榻B。
除了“桉樹+相思”的混交試驗,江門市林科所還探究推進了“桉樹+珍貴樹種”“桉樹+南藥林下套種”等混交種植試驗,其中模擬自然群落演替的“珍貴樹種+”混交試驗還是國家“十四五”科研項目?!懊總€樹種都有自己的生態位,在造林、育林的過程中,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去探究良種、良法的實施,包括種苗的培育、混交的密度、施肥的用量、管護的方法等,都是要經過反復試驗,直至找到最合適的栽培模式進行推廣?!眲⒁回懷a充。
良方
林農增收有了新品種、新技術
從“沒毛的鶴”到“層林疊翠”,馬山接續奮戰了四十載。鶴山桃源鎮南部的那一片綿延起伏的低矮山崗,曾是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丘陵荒坡,后來在中國科學院鶴山丘陵綜合開放試驗站的支持下,荒山變萬畝林海,“馬山疊翠”成為鶴山新八景之一,密林里長出了仿野生靈芝,林農增收有了盼頭。
“沒有經濟收益,如何談可持續發展呢?!绷植髡f。進入“十四五”時期,林昌明帶領團隊探索開展林果、林藥、林菌等林業經濟樹種良種選育、栽培技術措施研究,建立起種質資源林、試驗林、示范林、苗圃等。在他們的“試驗田”里,有黃晶果、神秘果、五指毛桃、咖啡等種苗,其中引種的咖啡品種就有9個。
林昌明帶領團隊探索開展林果、林藥、林菌等林業經濟樹種良種選育、栽培技術研究。圖為他展示園內試種的神秘果。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這些咖啡種苗有來自海南、云南的,也有國外的,引種在實驗園里主要觀察它們的生長發育情況,對照研究栽培管理技術,擇優選育良種好苗。日后說不定到哪一天,我們也能選育出屬于江門人自己的咖啡品種。”林昌明期待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點帶面,為廣大林農群眾送去更多林下經濟新品種、新技術。
紅嶺種子園開展了良種選育栽培的珍稀中藥材樹種——猴耳環。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除了松樹良種的選育與繁育,紅嶺種子園還針對猴耳環這一珍稀中藥材樹種進行了良種選育栽培。猴耳環被稱為“天然消炎藥”,是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等功效的傳統中藥,常用于消炎顆粒、牙膏等產品中,是國家林木良種基地“十四五”規劃的研究樹種。林昌明表示,針對中藥材猴耳環樹種的研究,早在2018年就獲得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資助。目前,園內共收集了90份猴耳環種質資源,建設起682畝種質資源林和試驗示范林。
2023年8月,紅嶺種子園與廣州萊泰制藥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示范林,開展猴耳環良種培育、良法研究,并在臺山建設猴耳環中藥材生產基地,打造集“科研+基地+企業+農戶”于一體的林業產業示范基地。今年春季,藥企和農戶簽約種植了第一片300畝的猴耳環中藥材生產基地。
助力發展林下經濟,江門市林科所也在去年建立了澳洲堅果苗木培育中心,引進種苗進行培育及適應性研究。“看中澳洲堅果經濟效益高、市場潛力大等優勢,鶴山、恩平等地也有不少林農引種,但普遍存在品種參差不齊、產量不高等問題。對此,我們中心特別引進了8個澳洲堅果優良種源,希望通過選優育苗,為林農提供更多良種、良苗和良法,幫助他們增收致富?!眲⒁回懻f。
助力發展林下經濟,江門市林科所在去年建立了澳洲堅果苗木培育中心。圖為可直接移種的澳洲堅果三年苗。 南方+ 黃燁倩 拍攝
樹立大食物觀,向森林要食物,臺山甫草林場正在研究設計低質低效林改造油茶林,即在純林下補植套種油茶,提高林地綜合效益?!伴_展油茶種植示范項目是提高森林經營水平、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國家糧油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弊T仕俊算了一筆賬,“油茶種植6年后可進入長達30年的豐產期,每畝可產茶籽(干品)500公斤,按目前3.8元/公斤的市場價計算,每畝可收入近2000元,扣除各種成本后,每畝仍可獲利1300元,650畝油茶示范林每年可實現凈利潤84.5萬元?!?/p>
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與林業經濟發展雙軌并行。根據《實施方案》,至2027年,全市開展低質低效林改造油茶林約6000畝,并結合高質量水源林建設,在主要水庫周邊以及各林場開展大徑材林和珍貴樹種建設,建設儲備林基地。另外,新會、鶴山、開平、恩平等縣(市、區)將開展柑橘、荔枝、龍眼、澳洲堅果等經濟樹種基地建設,通過發展木本糧油、森林藥材、森林食品、森林養殖等林下經濟模式,將森林生態資源活化為生態產品。
【采寫】南方+記者 黃燁倩
【攝影】南方+記者 楊興樂 黃燁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