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從生態治理攻堅克難,到綠色產業創新發展激活經濟動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智慧,正在紅河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即日起,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云南紅河發布”微信公眾號推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紅河實踐系列報道,聚焦紅河州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的生動實踐,講述理念落地的生動故事。
8月的紅河
到處郁郁蔥蔥、山青水綠
藍天白云常在,空氣清新舒心
2024年,全州森林覆蓋率達59.72%,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8.3%,優良天數同比上升1%,14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水質優良率92.9%。紅河,已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當前,全州林草產業總產值達217.37億元,同比增長24.85%,各類經濟林產品產量超112萬噸。這些還只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直觀數據。因為生態環境良好,近年來,選擇來紅河旅居的游客越來越多,前來投資建廠的企業也越來越多,生態帶來的紅利正日益凸顯。
生態紅河
法治鐵腕“護綠”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在紅河大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深深融入發展血脈,轉化為一場系統而深刻的綠色變革。
嚴密法治是守護綠水青山最有效的辦法。近年來,紅河州高效運行林長制,州、縣、鄉、村四級林長累計巡林超2.3萬次,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35個,森林資源管護網不斷織密。面對防火嚴峻形勢,紅河州創新構建“天空塔地”一體化監測預警體系,實現連續32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
屏邊大圍山
同時,執法監管毫不松懈,依法查處涉林草行政案件247起,辦結率達100%;“清風行動”“野生蘭科植物保護專項行動”等雷霆出擊,查辦野生動植物案件54起。金平分水嶺、大圍山等保護區項目扎實推進,天星蕨等珍稀物種拯救工程穩步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根基日益堅實。
個舊市陽山生態公園 張洪科 攝
防治污染方面,開展個舊市重金屬污染源專項排查整治,完善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286家,實施落后淘汰關停等減排項目65個,削減重點重金屬1.39萬千克,提前完成省級下達紅河州“十四五”減排10%的目標任務,守護綠水青山踏出堅實步伐。
工程精準“擴綠”
厚植國土生態本底
石漠化被稱為“地球癌癥”,位于滇東南的紅河,是云南石漠化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向石漠化宣戰就是向“地球癌癥”宣戰。
在這場戰役中,紅河交出了亮眼答卷:截至目前,滇中、滇東南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完成63.87萬畝,完成率100%,2026年項目前期工作同步啟動。
蒙自市西北勒鄉蝶變為茂密的果林 張洪科 攝
蒙自市西北勒鄉曾經是石漠化嚴重的地區,走進西北勒,目之所及是石頭和淺淺的一層土壤,干旱、缺水嚴重困擾著當地的居民。在向著綠水青山行進的過程中,當地通過引水上山,解決了缺水問題,種出了成片的蘋果林……曾經滿目“瘡痍”的西北勒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林果鄉村,蘋果種植面積從2006年的1940畝發展到現在的5.2萬畝,年產值超1億元。小小的一顆蘋果,不僅富裕了一方百姓,還刷新了千百年來石頭遍地的鄉村面貌。
紅河州從未停止國土綠化的步履。四旁植樹、草原修復有序實施。通過重點工程的帶動和示范引領,“十四五”以來,紅河州累計完成營造林267.79萬畝、封山育林81.93萬畝、退化林修復57.82萬畝。全州植綠熱情持續高漲,今年以來,已有108.43萬人次揮鍬培土,417.15萬株新綠遍染紅河山川。
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云南擬單性木蘭 張天祥 攝
此外,古樹名木保護與復壯、國家儲備林建設等持續開展。今年以來,紅河州實施天星蕨等4種珍稀瀕危植物拯救保護項目;培育擴繁滇南風吹楠、長果姜、壯麗含笑共2000余株;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面積19.24萬畝,防治率達94.13%,投入各類防治經費243.39萬元;扎實推進松材線蟲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未發生重大疫情和突發有害生物事件。
產業蓬勃“興綠”
點綠成金釋放動能
木材開采只是紅河州林業經濟的一個部分。
早些年,森林之下種草果、八角是林農發家致富的最優選擇。隨著時代的發展,林下種植中藥材、發展野生菌項目等正成為新的趨勢。截至2024年,紅河州經濟林種植面積520余萬畝、發展林下經濟面積244.8萬畝;引進和培育林草經營主體700余戶、國家和省級林業龍頭企業52家、專業合作社41家;各類林果優質苗木生產能力達1.01億株,全州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1313億元,林草總產值602.02億元,成為云南省林草資源經濟發展第二大經濟體。
綠水青山如何轉變為金山銀山?紅河邁出了適合自己的步伐。2025年上半年,紅河州林草總產值同比增長近25%,經濟林產品產量超112萬噸,綠色產業勢頭強勁。
彌勒市可邑小鎮 圖源:彌勒市融媒體中心
在產業“興綠”中,紅河州注重提升綠化質量,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分區施策,科學選擇綠化樹種、草種,積極采用鄉土樹種進行綠化,審慎使用外來樹種,實現數量和質量并重。同時,持續推進森林小鎮和森林村莊建設,創建國家和省級森林鄉村816個,5個縣(市)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
彌勒市可邑小鎮是綠美紅河建設的一個縮影。這個曾經偏遠貧窮的農村,如今已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旅游特色小鎮。得益于80%的森林覆蓋率和彝族阿細文化,可邑村通過發展生態旅游,讓村民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從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到如今的1.5萬元以上,可邑村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富裕村的轉變。
阿者科全貌
受益于綠美紅河建設的,還有元陽縣新街鎮阿者科村。這個位于哈尼梯田景區內的村莊,通過重拾傳統技藝、發展鄉村旅游,實現了旅游致富。如今,阿者科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榮獲云南省森林鄉村和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稱號。
今年,紅河州積極組織開展綠春縣八角及澳洲堅果產業、石屏縣野生菌示范基地科技推廣、元陽縣國有林場林下種植中藥材、建水灣塘溫泉康養休閑度假區等項目的申報工作;對建水縣2024年油茶營造工作開展前期專家評審,完成建水縣、金平縣兩個全國油茶生產重點縣《2025年度油茶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編制并組織開展實施。隨著這些項目的申報與實施,紅河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腳步更加堅實。
綠美建水
紅河以綠色為“底色”的發展實踐證明
護住綠水青山
方得金山銀山
從法治筑牢的生態屏障
到工程描繪的綠色畫卷
從產業興旺的資源經濟
到制度激發的創新活力
——紅河大地的每一抹鮮亮綠色
都在訴說著發展與保護共生共榮的
動人故事
來源:“云南紅河發布”微信公眾號
編輯:白繼鵬
審核:黃艷云
審簽:楊云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