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9月16日消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生態賦能產業,天津市寧河區堅持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探索“生態 ”發展新模式,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新路徑。
初秋的七里海濕地,綠蓋疊翠、百鳥爭鳴,寧靜、浩渺的水面上,倒映著藍天白云,這是七里海濕地一年中最美的時節。作為我國唯一一塊古海岸性質的濕地,七里海濕地是天津市內核心區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占天津市濕地總面積的12%,素有“京津綠肺”美譽,是京津冀地區名聲在外的生態“打卡點”。
如今,七里海濕地內有野生植物162種、鳥類258種,每年停留候鳥數量近50萬只。隨著“大家庭”中的成員越來越多,巡護人員的巡護工作也有了新“助手”——無人機。七里海管委會運用鳥類視頻監控、聲紋設備、電子界樁、無人機等前端感知設備,構建了由監測傳感器、監測平臺、決策指揮中心等組成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形成對水、大氣、野生動植物等要素高分辨率、高覆蓋、高效率的立體化監測能力。同時,巡護獲得的信息數據將與天津大學、市水務局共享,全程跟蹤評估相關指標數據的分布及變化情況,快速分析并解決影響濕地生態環境的問題,為七里海濕地管護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合理利用自然景觀 “七星島”疊加效益助振興
在濕地景區建設過程中,寧河區堅持修復保護生態景觀原則,只對濕地生態進行修復改造,合理利用自然景觀進行升級。景區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和水面堆砌形成七個島和三個淺灘的濕地景觀,打造了以農業種養、休閑觀光、文體旅游和科普教育、露營垂釣、濕地健康跑等多種新業態相融合的鄉村旅游品牌,讓游客們在欣賞風景之余,還能夠體驗農耕樂趣、深度融入大自然。
漫步彩虹棧道,行至涼亭小憩,亭立稻田中央,風動紗幔,水微瀾,飛鳥掠晴空。七星島濕地風景區的游客,沉浸于美景中,體驗“公園效應”帶來的松弛感。2024年以來,七里海鎮堅持把推進七星島濕地風景區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強引擎”“硬支撐”,扎實踐行“兩山理論”,盤活閑置存量資源、修復保護生態環境、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相統一,形成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相疊加的模式。
“一紅一綠”新思路 賦能旅游“縱向線”
依托鎮域紅色資源,賦能田園風光。近年來,寧河區俵口鎮以“一紅一綠”的發展思路,利用七里海生態游熱度,著力構建寧河旅游縱向線,以農業為基、讓文化搭臺、用旅游發展,盤活優化區內旅游資源,實現“一日游”向“多日游”轉變。
2023年,俵口鎮盤活后辛村一處老舊水利廠為“蘆花里”民宿,上承“重走方舟路”,下鄰漁趣園,集娛樂、住宿、餐飲于一體,深受市場歡迎。為不斷豐富游客體驗,后辛村在民宿原有基礎上新建蘆花里東院,小院集居住、K歌、茶室、兒童娛樂等功能于一體,游客們可以在此體驗野外露營、戶外燒烤、露天派對等內容,縱享歡樂時光。
“低空 ”正當時 打造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2024年以來,“新質生產力”被不斷提及,而“低空經濟”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環。坐落于七里海大道旁的低空經濟創新產業園,是寧河區首個立足產城融合、聚焦低空經濟產業的產業園區,致力于提供一個集科研、制造、創新孵化、技術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新創業平臺。目前,園區內已全面實現“低空 物流”的應用場景。
近年來,無人機物流、跨境直升機空中救援等新業態和應用場景不斷涌現,低空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寧河區作為天津“東大門”,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空域資源和優質的營商環境,以及中國民航大學教學科研優勢、未來科技城等平臺載體優勢。發展低空經濟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發展低空經濟,市場是根本,空域是關鍵,政策是保障。未來,園區將打造1個特色低空主題產業園,引培2家以上專業平臺載體,實現寧河特色“農文旅”、七里海生態保護、智慧農業、快遞物流等多場景全覆蓋,打造社會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依托區位優勢,寧河區也將加快發展成為京津冀地區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區、北方地區低空飛行產業示范區。
來源: 央廣網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