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在惠州這座生態之城的天空與林間,處處活躍著靈動的飛羽精靈。每年秋冬至來年春夏,在西枝江畔、潼湖濕地、大亞灣紅樹林間,它們或振翅高飛,或悠然覓食,為多彩惠州增添了無盡的靈動與生機。
去年3月,在惠州龍門縣永漢鎮,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再次現身。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由于數量極其稀少,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小天鵝。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白腹鳳鹛。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按照習性規律,每年11月,中華秋沙鴨會抵達廣東地區,第二年3月飛回東北繁殖地。這種對水質極為挑剔的遠古物種,用足跡為惠州生態投出“信任票”。
水雉。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彩鹮。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2023年11月,在西枝江畔,兩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天鵝,被一名拍鳥愛好者用鏡頭記錄。白色羽翼掠過水面,優雅身姿倒映江中,仿佛一位位舞者在江面跳著芭蕾。更令人激動的是,此后幾天,這位拍鳥愛好者還接連拍到成群的白琵鷺、反嘴鷸身影。
東方白鸛。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黃頰山雀。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而在大亞灣紅樹林濕地,全球瀕危的黑臉琵鷺在2021年首次現身后,黃嘴白鷺等“稀客”亦接踵而至,珍稀鳥類名錄不斷刷新。
紅嘴藍鵲。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事實上,在此之前,惠州還有東方白鸛、海南鳽、彩鹮等“羽”眾不同的珍稀鳥類,接連被發現和記錄。這些鳥類的到來,不僅為候鳥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也成為惠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鮮活注腳。
東方白鸛。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如今,惠州已成為越來越多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據林業部門統計,惠州記錄在冊的鳥類多達330余種,其中候鳥141種、留鳥160種、旅鳥32種,記錄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鳥類8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59種。每年,有數十萬只候鳥途經惠州。
彩鹮。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鳥類的選擇,背后是生態治理的深層邏輯。目前,惠州已建立自然保護地87個,其中自然保護區28個、森林公園47個。其中,共有4個濕地型自然保護區以及10個濕地公園,通過不斷改善濕地生態環境,為鳥類構建出自由飛翔、暢快覓食的家園。
黑鸛。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中華秋沙鴨。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現在的惠州,白鷺與耕牛相伴,天鵝共碧波起舞。去年,惠州發布的第4號林長令——《關于加強候鳥保護的令》明確,在每年候鳥遷徙季節全面開展“巡護、清套、清夾、清網”專項行動。在層層壓實的候鳥保護責任下,有效震懾和防范了非法獵捕候鳥等違法行為的發生。
藍喉蜂虎。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從“瀕?!钡健邦l現”,從“路過”到“定居”,每一羽珍禽的到來,都在訴說生態治理的艱辛與榮光。國際愛鳥日,不僅是禮贊生命的節日,更是人與自然續寫和諧篇章的新起點。
紅鹮。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叉尾太陽鳥。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橙腹葉鵯。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黑臉琵鷺。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巖鷺。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朱背啄花鳥。 南方拍客 陳惜輝 供圖
相關:
國際愛鳥日策劃|比愛豆還有梗!誰是惠州“鳥咖C位”?
撰文:南方+記者 烏天宇
攝影:陳惜輝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