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區位于張家界市中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總面積397.58平方千米,是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縣級行政區,張家界市核心景區就在武陵源區境內。2023年,武陵源區創新“五個一”工作方法,形成了“林長制”工作特色和亮點,推動了“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走出好成效,譜寫了新時代“禹甸之靈境”、“赤縣之奧區”新篇章。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召開林長制工作委員會會議
“一盤棋”謀劃 責任體系更完善
區委、區政府認識到,抓好“林長制”工作,打好林業品牌,做活林業產業是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的重頭戲,因而把“林長制”工作當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棋局中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健全架構,建立黨政同責、一把手負總責的“林長制”目標責任,在區、鄉鎮(街道)、村居(社區)完善三級林長體系,設立三級“林長制”辦公室,實行專人專職專責,共設有區級林長13名,鄉鎮級林長58名,村居級林長67名?!八膯T”人數222人,其中科技員21人,護林員154人,監管員15人,執法員32人,他們既責任分工明確,又相互協調配合。建立“五個一”林長信息平臺(“一林一檔”信息管理制度、“一林一策”目標規劃制度、“一林一技”科技服務制度、“一林一員”安全巡護制度、“一林一警”執法保障制度)。簽訂“林長制”工作責任書,下發年度“林長制”工作要點,分解任務、細化舉措,嚴格落實各級林長、林長會議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職責,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制定“林長制”考核辦法,精準考核,精準評價,實現樹有人護,林有人管,責有人擔。目前區級林長巡林達45次、鄉級林長巡林265次,有效解決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總體規劃修編、林火阻隔系統和消防水池建設、森林防火、松材線蟲病防治、索溪峪林場生態移民搬遷等各類問題16個。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委書記、區級林長張龔(左一)巡林現場
“一張網”管理 制度體系更牢固
健全“林長制”組織機構網絡,區、鄉鎮(街道)成立“林長制”管理辦公室,制定林長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一崗雙責、分級管理、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森林管護新機制,全面建立了林長牽頭、社會參與的齊抓共管良好格局,健全了鄉級林長述職制度、林長制約談工作制度、區級林長巡林工作規則;區、鄉級林長辦保證了2-3名工作人員,各項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實;積極開展培訓,2023年培訓參訓人數達600余人次;“林長制”巡護系統使用率100%,生態護林員月平均有效巡護率穩定在90%以上,全區各級林長深入一線開展巡林巡查,主動把責任扛在肩上,圍繞森林防火卡點值守、鄉級和村級林長履職情況、國家儲備林建設、植被修復、林下經濟發展和護林員巡護情況等“一藍子”問題,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并將“林長制”運行管理日常督查督辦和年終考核相結合,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壓緊壓實各級林長的主體責任,讓“林長制”規范化管理成為“鐵律”。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舉辦防火隊員培訓
“一幅圖”作戰 效益體系更明顯
圍繞“三量”重點,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扎實做好森林資源管理、保護、治理等工作,“五綠并舉”有效促進森林資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圍繞“增綠”添新績。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大力開展“四旁四邊四創”國土綠化行動,全年新增造林1000畝,森林撫育 750畝,創建省級“美麗庭院”46個,今年植樹節期間,共植樹15萬株300多畝。新建并發布2個“互聯網+義務植樹”基地,參加義務植樹的適齡人數 2.95萬人,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5%,區域實現了應綠盡綠。湘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修復項目于2022年12月8日在全省率先開工建設,建設總規模25739畝,總投資1224萬元,目前該項目已通過縣級自查驗收和市級驗收。該項目的實施,既提升了生態系統質量的穩定性,又解決了600多個臨時就業崗位,平均增收在15000元以上。
聚焦“護綠”守紅線。進一步提升自然保護地保護力度。完成2023年兩批森林督查74個下發圖斑的外業核實,并上報“國家森林督查暨林政執法綜合管理系統”,待審核后將著手違法圖斑整改銷號,生態公益林的保護率100%;對新增濕地保護面積1024畝實行保護,嚴禁挖沙采石,開展河道水面清理及草木修剪,深化“清河凈灘”行動,保護率100%;對全區 165株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并納入護林員日常巡護任務,做好建檔和巡查登記,無損毀古樹名木的事件發生,保護率100%。持續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力度,組織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木檢疫執法專項行動,防治面積共620畝。深入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加大巡護力度,護林員隊伍增至100多人;深入實施野外火源治理和查處違規用火專項行動,鄉級和村級防火哨卡,完成進山人員、車輛掃碼登記,累計制止野外違規用火507起,教育勸阻507人;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生物防火隔離帶57.9公里、防火阻隔帶22.8公里、防火通道9.6公里、消防水池1295立方米,建立50人森林消防專業隊伍(按照計劃2023年只需要完成總任務的45%),已提前安排近200萬元資金撥付到鄉、街道?,F已完成生物防火林帶42.61公里,完成率為73.6%、防火隔離帶完成19.8公里,完成率為86.8%,兩項任務均已超過2023年度任務計劃。防火道完成16.1公里,完成率為173%,消防蓄水池完成1430立方米,完成率為110%。
景區執法隊巡林
加強“管綠”重督查。今年下發我區森林督查違法圖斑共90個(其中第一批37個、第二批37個、第三批16個),經核實屬于問題共3個(其中第一批2個、第二批0個、第三批1個)。目前已完成第一批2個違法圖斑的整改銷號,第三批1個違法圖斑正在整改銷號中,我區的整改率為66.67%,居全市第一。全面推進森林資源管護督查工作,加強林業行政執法,嚴格林地定額管理,嚴守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嚴格執行林木限采伐制度,全年辦理林木采伐 298宗,采伐蓄積22834.13立方米。
科學“用綠”興產業。繼續加大對林藥、林茶、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下經濟扶持力度,打造了一批高效林下經濟示范點。全區擁有全國森林休閑康養基地2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 2家,省級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2家,省級森林旅游民宿 5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點1家,據統計,截止10月底,林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上交稅金2.4萬元。
多策“活綠”增動能。開展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指導林業經營主體規范林權流轉。落實集體林所有權4.74萬畝,落實承包權10810戶,落實經營權10810家,其中新增經營權120戶。新建林業專業合作社1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20萬元,申報生態森林康養項目、民宿等3家,助推生態優勢變為產業優勢,發揮了森林資源的多重功能與多種效益。
青年義務植樹現場
“一體化”宣傳 輿論體系更給力
打好“節會活動+主流媒體+線上線下+傳統形式”的宣傳組合拳,形成重磅推介,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一是組織和參與大型節會活動,9月9日上午,首屆中國(張家界)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暨首屆張家界旅發大會“峰林穿越”自行車挑戰賽,由區政府、張管局、張旅集團主辦,“仙境張家界·勝地武陵源”第六屆張家界武陵源“峰林穿越”自行車挑戰賽,來自國內外600名自行車手在武陵源的峰林山水間騎行挑戰,讓參賽者和觀摩者感受到絕版武陵源青山綠水的無窮魅力。9月中上旬我區派人前往摩洛哥參加了世界地質公園論壇大會,學習交流,擴大了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在國際上美譽度。9月21日,由民革中央、湖南省政協主辦,民革湖南省委、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南省林業局、中共張家界市委、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張家界市政協承辦的首屆中國(張家界)文旅融合發展大會在武陵源召開,我區與市林業局一同,精心設計中國(張家界)綠水青山攝影展,在上百幅武陵源攝影作品中彰顯“林長制”工作成效,招商簽約意向項目30多個,簽約金額50多億元。9月21日,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張家界”暨第20屆湖南張家界森林保護節在武陵源區舉行,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湖南站)啟動儀式、“兩山”路上看變遷(張家界篇)主題活動,得到綠色中國行動組委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領導的好評,并為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頒發“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牌匾。
首屆中國(張家界)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暨首屆張家界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現場
二是在主流媒體進行宣傳,2023年,我區“林長制”工作得到國家主流媒體的認同,其宣傳報道在國家級媒體上稿2篇、在省級媒體上稿48篇,在市、區媒體上稿100多篇,提升了我區“林長制”工作知曉率和影響力。三是利用現代網絡宣傳平臺,創建QQ群、微信群、自媒體個,宣傳和監督各級“林長制”工作情況,對推動“林長制”走深走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是借助傳統宣傳工具,設立“林長制”宣傳墻、宣傳欄塊(個),懸掛宣傳標語條,印發紙質宣傳資料張,組織宣傳車輛,使“林長制”工作家喻戶曉,不留“死角”。2023年張管局向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申創了“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單位”。
首屆中國(張家界)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暨首屆張家界旅發大會“峰林穿越”自行車挑戰賽在武陵源舉行
“一長+”模式 管理體系更健全
一是實施“林長+規劃”推進總體規劃修編,加強規劃管理。今年初,區委書記張龔親自帶隊赴上海與修編團隊進行溝通對接,在主要地塊、部分配套設施等重點內容上達成共識,即將完成正式文本。
二是推進“林長+條例”修訂,加強立法管理。將原有的《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修訂列入省人大常委會2023年立法修訂計劃項目,我區積極配合省人大立法委、省林業局、省司法廳開展2次調研,目前正在省司法廳逐條修訂。
三是實行“林長+司法機構”聯合執法,加強執法機制管理。針對“林長制”改革工作中出現的權利義務邊界不清、體制機制運行不暢和責任落實不到位、亂占亂用林地等問題,通過建立“林長+司法機構”協作配合機制,進一步健全了涉林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強化了對林長及相關部門履行“林長制”工作職責法律監督,推動林長及相關部門落實依法治林管林責任,真正實現“林長治”。今年與檢察院聯合行動,共同辦理1起破壞國家一級生態公益林地案件,責成其恢復植被面積6畝(3996㎡),種植樹木720株,包養護培植、包樹木100%成活,用“檢察藍”守護“生態綠”。同時組織鄉鎮、村級林長建立長效機制,對轄區林區開展全面排查,對林區問題立行立改。重點打擊制造森林火災隱患、破壞林區生態、未經報備經營性砍伐等違法違規行為。
四是“林長+智慧林業平臺建設”,在全市首創全域視聯網應用平臺,加強林業發展新模式管理。今年7月28日,省林業局會同省自然資源廳召開全省自然資源鐵塔視頻監測統籌建設工作推進視頻會。8月17日,副市長趙云海在武陵源區召開巡林座談會暨林業重點工作推進會強調,全市以武陵源區為核心,建設森林防火“阻隔網”,切實加大項目建設和資金投入力度,重點在智慧林業平臺項目資金上予以支持傾斜。6月19日與中國鐵塔張家界市分公司洽談,在5G網絡全域覆蓋、森林防火監測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先后多次召開區長辦公會議、區長專題調度會,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10月23日該項目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現已進入財政評審階段?!爸腔哿謽I平臺”建設,將把林業“社會化服務、智能化巡護、科學化考核”等融為一體,使“林長制”工作運行更快捷、更精準、更通透、更科學,武陵源區現代化林業資源森林管護工作將邁上新臺階。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召開“屋場會”推進“林長制”工作
謀定而動,實至勢成;一項跨越、全面突破。下一步,武陵源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市林業主管部門的支持下,進一步聚焦“林長制”工作存在的差距和林業技術人才缺乏、財政壓力較大等問題,科學施策,群策群力,努力獲取“林長制”工作的新成績。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