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動員令一年來,河北省高位推動部署、科學謀劃項目、聚焦“三綠”并舉,在激發攻堅動能上下功夫,全力推動打好打贏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
一年來,河北省大力弘揚“三北精神”和“塞罕壩精神”,凝心聚力、踔厲攻堅,累計完成重點工程建設任務139.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3.5萬畝、封山育林31.4萬畝、退化林修復40.6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44.0萬畝。
高位推動部署 精心組織謀劃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北”工程攻堅戰,簽發2024年第1號總林長令,印發《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河北省2024年林長制工作要點》,編制《河北省“三北”工程建設技術細則》《河北省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行動方案》,為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進行統一部署,把力量集中到“三北”工程上,堅決打好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
河北省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三北”工程攻堅戰。省政府建立以省級領導為召集人、1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指導全省防沙治沙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省林草局成立攻堅戰工作專班,按照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省發展改革委、林草局、財政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三北”工程六期規劃》,將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作為“三北”工程六期建設的主戰場,殲滅戰范圍增加6個縣,11個區(市)實現了全覆蓋,總范圍擴大到85個縣。規劃提出,2021—2030年,全省“三北”工程六期林草建設總任務5608萬畝,其中,生態治理1519萬畝、成果鞏固4089萬畝。到2030年,“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4%,林草覆蓋率達到55%,水土保持率達到76%。
科學謀劃項目 搶抓春造時機
河北省圍繞聚焦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重點、難點區域,編制上報了5個項目的可研報告、13個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的實施方案和1個新造林管護項目實施方案。經國家林草局組織專家審核,其中10個項目被列入國家前兩批重點項目,9個作為儲備項目。按照系統修復、整體推進的思路,指導11個市進一步完善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實施方案、4個市做好可研編制工作,擬作為第三批重點項目儲備。
目前,13個續建項目涉及的7個市均已按照國家要求完成入庫,30個項目縣(市、區)已有28個開展作業設計編制,其余2個已完成地塊落實和外業調查,進入內業統計階段。
河北省搶抓春季造林有利時機制定造林綠化方案,扎實推進春季造林,完成建設任務27.51萬畝。石家莊市林業局成立以局領導為組長的7個督導組,每周下沉造林現場,督導造林進度和質量,已基本完成春季營造林任務。邯鄲市重點實施荒山綠化、村莊綠化、農田防護林網等六大工程,打造了3個5000畝以上荒山綠化規模片區、4個500畝以上平原綠化示范區。
聚焦“三綠”并舉 科學統籌發展
持之以恒“擴綠”,堅持不懈“興綠”,毫不放松“護綠”是河北省在新時代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擴綠”方面,河北省堅持因地制宜、以水定綠,適地適樹、適時適法,不斷增厚“綠色家底”。針對造林綠化空間嚴重受限、地塊分散、難成規模等問題,打破林地、灌木、草地界限,統籌推進喬、灌、草植被恢復,充分利用河北相對豐富的灌木林地資源,積極引喬入灌,實施低密度造林,有效拓展了造林綠化空間。河北各地積極推廣“郝氏造林法”等造林實用技術,成功破解了干旱石質山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難題,平均造林成活率達95%。
在“興綠”方面,河北省統籌工程建設與經濟發展,發展特色林果、木本糧油、中藥材等產業,實現生態與產業共贏。石家莊市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總體思路,大力推廣栽植連翹、酸棗等生態經濟林1.65萬畝,累計種植苗木約550萬株,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約2400個。保定市堅持增綠增收并舉,以打造國家木本油料產業鄉村振興示范區為抓手,在淶源、淶水、易縣等地種植文冠果6萬畝,累計栽植苗木504萬株,發展綠色富民產業。
在“護綠”方面,河北省落實造林主體保護責任,加強新造林撫育管理,建立完善后期養護管護制度,真正保護好、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造林綠化成果。強化區域聯防聯治,河北省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共同簽署《環塞罕壩周邊森林草原防火聯防聯控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兩省區環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協作,有效預防和撲救環塞罕壩周邊森林草原火災。
激發攻堅動能 提升打贏能力
在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的過程中,全省上下齊心、多措并舉激發各部門防沙治沙積極性,持續提升攻堅能力。
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將“三北”工程納入林長制考核,層層分解任務、建立責任機制、制定任務清單,督進度、聚合力、促落實,強力推進“三北”工程建設。
加大財政投入。2024年河北省級財政資金投入1.4億元支持工程建設,各地按照人工造林平均每畝1500元標準,采用“以獎代補”“先造后補”等方式兌現造林資金,有效調動了各方面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唐山市投入財政資金249萬元,用于支持造林綠化、防沙治沙等工作。
強化科技支撐。石家莊市積極創新施工技術問題,采用“油鎬+電鎬”方式,解決傳統工具挖坑難;采用農用無人機運苗,加快了施工進度,解決了人工運苗費時費力、土球易散問題,消除了人工運苗安全隱患。塞罕壩機械林場建立了“天空地”一體化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體系,首次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在云上按1∶1比例搭建數字“塞罕壩機械林場”。
探索林草碳匯機制。河北省以京冀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設為突破,積極拓展“兩山”轉化路徑,探索適應省情的林草碳匯開發和交易模式。塞罕壩機械林場、豐寧千松壩林場、御道口林場至今已完成多個森林固碳生態產品項目開發,實現價值轉化1600多萬元。在河北省第四批降碳產品價值實現集中簽約儀式上,御道口林場草原、濕地兩個固碳生態產品項目與鋼鐵、玻璃等行業多家新增產能的碳排放企業達成交易總量9.36萬噸,成功實現價值轉化645.9萬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