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鎬揚锨、扶正樹苗、踩土壓實、提水澆灌……春風拂綠,植樹正好。2月19日,茂名市電白區委、區政府組織全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和鎮村兩級基層黨組織在全區21個鎮(街道)開展“我為家鄉種棵樹”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一排排新栽植的樹木迎風而立、蔥蘢俊秀,為鄉村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統計,當天區鎮村三級參加植樹人數達3萬多人,掀起了一股植綠興綠共建綠美鄉村的熱潮。
植樹造林,綠化大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024年,新年伊始,從省到市再到區,推進鄉村綠化工作已全面吹響號角。
趁著春季造林黃金時期,電白區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積極開展多形式義務植樹活動。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截至目前,電白區開展義務植樹1000多場次,參與義務植樹近4.7萬人次,已種植樹木3.5萬多株,打造“檢察林”“先鋒林”“巾幗林”等主題林200多片。
以新一年的植綠大行動開好局、起好步,電白正繼續落實落細綠美電白生態建設任務,精繡綠美電白發展藍圖。
南方日報記者 鄧建青 通訊員 李龍
??怎么種
堅持高位推進 區鎮村三級聯動
“為什么種”“在哪里種”“苗從哪里來”“種多少”“怎么種”……推進鄉村綠化工作,首先要明要求、定方向。
1月31日,電白區召開鄉村綠化工作現場推進會,組織21個鎮街相關人員現場觀摩學習鄉村綠化經驗做法,并圍繞鎮村兩級綠化規劃圖繪制接受業務培訓,正式吹響2024年綠美電白生態建設“第一哨”。
“加快形成人人愛綠、人人植綠、人人護綠的良好氛圍?!边@是電白區的期盼。
謀定而后動。在推進鄉村綠化工作中,電白區堅持高位推進,設立生態建設領導小組、鄉村綠化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其中,成立以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第一副組長的綠美電白生態建設領導小組。1月以來,電白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先后6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調度,積極構建全區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組建區、鎮兩級鄉村綠化工作專班開展全脫產集中辦公,先后17次組織各職能部門、各鎮(街道)通過現場辦公,召開調度會、推進會等方式,確保鄉村綠化重點工作任務第一時間落實落地。
“我們推行‘一網格一支部一片林、一黨員一棵樹一管護’工作機制,通過每個網格、每個支部認領守護一片林木,每個黨員認領守護一棵樹苗的方式,常態化管好林草樹木?!币运畺|街道為例,當地成立推進綠美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街道領導班子任組員,下設16個工作小組,結合“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以3249名黨員為主體,集中各駐村工作組組員、包聯單位成員、村(居)民小組長、網格員等服務團隊的力量,凝聚起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為壓實工作責任,電白還明晰鎮村兩級主體責任和屬地責任,構建起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負總責、鎮長(辦事處主任)直接抓、分管領導包片、村(社區)“兩委”干部具體抓落實的工作體系,形成了職責明確、齊抓共管、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機制。此外,電白區還成立了3個督導組定期深入各鎮(街道)開展督導,重點對綠化規劃、種植進度、后期管護等進行抽查,對工作不力、進度滯后的進行督促整改,堅持每周調度、每月對各鎮(街道)工作推進情況進行排名通報,加強跟蹤問效。對每月排名后三位的鎮予以提醒預警,連續2期被通報批評的鎮(街道)由區掛點領導牽頭,區委作風辦參與約談鎮主職領導、分管領導和相關責任人。今年截至目前,電白已開展排名通報4期,約談相關責任人27人次,調整鎮主職領導1名。
??種在哪
一鎮一方案 一村一圖一計劃
“我們將轄區分為5大片區,5大片區已完成綠化種植規劃?!毙履暌潦?,電海街道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街道綠美電海生態建設工作,繪制“綠美電海施工圖”。
相關負責人介紹,電海街道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和“一村(社區)一圖一計劃”原則,為5大片區繪制綠化種植示意圖。按照規劃,將對54條道路進行綠化升級,綠化長度將延長35.93公里,樹木數量增加近7500棵。
電白區在鄉村綠化工作中,堅持規劃引領,以“一鎮一方案、一村一圖一計劃”的實施理念,推動加快形成全區綠美工作“一張網”“一盤棋”。
在區級層面,電白圍繞羅坑、黃沙水庫涵養核,沙瑯、觀珠、水東3個示范片區,沙瑯江綠美生態示范帶、幸福田園示范帶、百里沉香示范帶、山海軸線示范帶、百里紅樹林示范帶5個示范帶制定全區“一核三區五帶”綠化整體規劃。
在鎮村層面,電白指導推動各鎮街繪制鎮級整體規劃圖和村級“一村(社區)一圖一計劃”,根據村莊分類、空間承載條件、綠化需求量等條件,圍繞“五邊”“四旁”“邊角地”等綠化空間,安排村(居)民小組長、網格員跟進做好指引,搞清楚在哪里種樹、種什么樹、能種多少樹等問題。
為做好技術支撐,電白還邀請負責規劃設計的繪圖工程師、各職能部門業務骨干通過區鎮村三級黨員教育平臺或奔赴各鎮(街道)、各村(社區)進行授課,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12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全程跟進指導。
2024年以來,電白在區級層面舉辦鄉村綠化業務培訓25場次,鎮級層面舉辦業務培訓98場次,村級層面舉辦業務培訓678場次,有效幫助基層干部理清植樹規劃思路,為高質量繪制區鎮村綠化“一張圖”打下堅實基礎。
2024年,電白區將聚焦區鎮村綠化工作要求,打造一批具有電白特色的生態鄉村、綠美鄉村,著力建成“推窗見綠、行路成蔭、四季常綠、處處皆景”的美麗家園,構建綠美電白生態建設新格局,重點突出“五個一”(一片“桑梓林”、一處公共休閑綠地、一條綠化景觀路、一批庭院綠化示范點、一個景觀生態林)和“五邊”“四旁”植樹需求,預計到2024年底,將完成造林植樹28萬株。
??誰來種
號召全民植綠 共繪綠化“同心圓”
綠美工作不能光靠“單打獨斗”,更要群策群力,才能更好凝聚起人人參與、人人共建的強大合力。
時間回到2月6日上午,水東街道二樓會議室人頭攢動,在當天召開的“百千萬工程”暨綠化美化專題鄉賢座談會議上,與會的房地產協會代表與鄉賢代表們紛紛圍繞如何發揮自身力量、資源優勢,更好助力綠美電白、綠美水東生態建設建言獻策,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聽說了座談會這件事,我們第一時間就趕過來參加了,想著為家鄉建設盡一點綿薄之力?!睆V東高雄房地產公司企業代表楊昌陶說。
今年,電白區委先后發布《關于號召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鄉村綠化工作的倡議書》《關于開展“我為家鄉種棵樹”主題黨日活動的通知》等文件,號召各級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基層黨組織發揮表率作用,倡議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鎮村黨員干部、村(居)民小組長主動認領認捐認種1棵樹,積極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此外,各鎮(街道)也抓住春節期間鄉賢集中返鄉契機,以走訪、召開茶話會等形式,積極引導鄉賢、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鄉村綠化工作。
在電海街道,電白建設集團等多家單位和企業共認捐、認種共計價值超過10萬元。在旦場鎮,當地整合駐鎮幫鎮扶村掛鉤單位、鄉賢等資源籌集資金9.5萬元。
有人出資,也有人出力。1月以來,在電白區各個鄉鎮,鎮街干部職工、村“兩委”干部、熱心鄉賢、商協會代表、愛心企業、市民群眾等各方力量紛紛響應號召,攜手植“綠”,營造出“全員參與、全民動員、全面抓鄉村綠化”的濃厚氛圍。
為推動植綠、護綠成為群眾身邊的事,電白還積極推廣“有喜事來種樹”的經驗做法,引導群眾每逢重大節日、紀念日都把植樹作為重要的慶祝方式。如沙瑯鎮瑯西村將“有喜事來種樹”寫入村規民約,積極引導有嫁娶、出生、進宅、升學、晉升等喜事的家庭或個人義務種植“幸福樹”,目前已累計植樹300多株。
據統計,今年以來,電白區各基層黨組織累計開展鄉村綠化主題黨日活動1000多場次,推動700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帶動群眾參與鄉村綠化工作,新種各類樹木3.5萬多株,打造“先鋒林”“青年林”“人大林”“巾幗林”“公安林”“企業林”“親子林”等主題林200多片。
■特寫
培育“綠經濟” 書寫“大文章”
春寒料峭,但在茂名市電白區旦場鎮紅花坡村海鎮堡鄉村農旅區,一棵棵剛種下的紫荊花樹迎風招展向陽而生,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海鎮堡鄉村農旅區是當地目前規劃打造的農文旅融合項目。該項目涵蓋文化體驗、休閑農業、海洋美食等多方面元素,旨在打造一個以疍家文化為主題、鹽場文化為元素的文旅體驗區。以推進鄉村綠化工作為契機,旦場鎮組織鎮村干部、黨員、志愿者等到海鎮堡鄉村農旅區開展綠美鄉村植樹志愿活動,為這片土地添新綠。
“待鮮花盛開時,這里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更多的游客過來參觀?!眳⑴c植樹的旦場鎮黨員干部說。
立足生態稟賦,觀珠鎮積極發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升的沉香特色產業。目前,當地沉香樹種植面積超7萬畝,沉香產業創造就業崗位超3萬個,帶動鎮域經濟發展總產值超40億元,綠水青山的生態紅利日益彰顯。
寫好綠化“大文章”,水東街道同樣有更多期待,當地以“林建”帶“城建”,將街道沿城、沿街、沿村、沿海、沿河地區作為綠美展示區,在“四個一”綠化全覆蓋的基礎上,全方位、全領域推動街道轄區綠美提升工作。
“以前,門前空地一直光禿禿的,現在街道辦的同志過來幫我們種上了樹,環境綠化美化了,我們心情都好了不少?!奔易∷畺|街道新湖街社區的王奶奶說。
電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電白區正以林長制為總抓手,聚力提升綠美電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價值。
綠美電白生態建設實施方案將綜合效益“加粗”,希望能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電白樣板,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電白路徑。
在經濟效益層面,要重點推動沉香、油茶、荔枝、龍眼、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加快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林業龍頭企業。搭建林產品交易平臺,提升優質林產品經濟價值。
在社會效益層面,充分發揮森林固碳儲碳作用,增強“雙碳”服務功能,加大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和儲備力度。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新興產業。加大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力度,有效保護森林資源。
在文化價值層面,開發一批具有電白特色的生態文化產品,建設高品質的自然教育基地、自然博物館等,加快構建冼太文化、疍家文化、沉香文化、荔枝文化等特色生態文化傳播體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