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獲悉,七里海濕地保護修復經驗入選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天津市七里海濕地生態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為全國的濕地監測管理方面提供了樣本與參考。
七里海濕地位于寧河區西南部,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唯一的古海岸與濕地同處一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三大著名古海岸之一,素有“京津綠肺”的美譽。
如今“綠肺”功能有效提升,水質較2016年、2017年有較大改善,符合Ⅴ類標準要求,部分區域到達Ⅲ、Ⅳ類,草地、林地和水域等重要生態空間總面積較2017年增加1.62%。
七里海濕地植被物種不斷豐富,植被覆蓋度較2017年提高6.32%。水生植物群落迅速恢復形成連片群落;野大豆、野綠豆等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現有野生植物42科153種,占天津濱海地區濕地植物的95%以上。鳥類數量明顯增加,從10年前的182種增加到258種,數量由20萬只至30萬只增加到40萬只至50萬只。每年都有占全球總數近一半的東方白鸛在七里海棲息停留;曾消失十多年的震旦鴉雀、文須雀、黑嘴琵鷺、卷羽鵜鶘等全球近危物種重返七里海。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在七里海安家,種群已擴大至30頭左右,并在七里海兩個區域順利適應環境,麋鹿放歸自然取得階段性成功;引進江蘇大豐麋鹿,促進種群基因交流,提高種群繁育質量。
七里海濕地實施統一管理,恢復原有寧靜,拆除違建點位230處、105.5萬平方米,完成核心區6.84萬畝、緩沖區5.56萬畝土地流轉,修建49公里環海圍欄及配套監控,實施葦海修復、鳥類保護、濕地生物鏈恢復等生態修復系列工程;開展引水調蓄,實現“補水保濕”,實施引水調蓄,建設完成“1站3河3壩”7項水利工程,清淤疏浚形成相互連通的三級水體,有效解決向濕地核心區內部引水和葦田蓄水問題;創新管理模式,確保濕地安全,組建巡查巡護隊伍,設置公安七里海警務站,多部門聯合開展七里海濕地保護區專項執法行動,建立聯防工作機制,持續推動生物多樣性平臺建設,對接引入高水平科研團隊,提升七里海生態監測水平。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