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至11日,由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國際民間社會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在呼和浩特成功舉辦。本屆大會以“凝聚全球發展共識、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繁榮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50多個國家的300余位中外嘉賓,共商全球發展大計。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肖捷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講話;貝寧國民議會議長弗拉沃努、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柬埔寨參議院第一副主席吳波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紹騁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陸慷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圖為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致辭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應邀參加了大會,并在開幕式主題展示環節,精彩呈現了“一億棵梭梭”項目通過科學種植、社區共管、公眾倡導與企業協同的多方參與下,推動生態修復與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實踐與顯著成效。
“一億棵梭梭”精彩亮相,獲國際社會關注
開幕式主題展示環節成為大會亮點。該環節以全球發展倡議“六個堅持”為主線,融合案例敘事、沉浸式情景演繹、中國傳統藝術與前沿AI視覺技術等多元形式,從民間角度生動展現了發展合作中的溫暖故事,以創新表達深入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基金會推薦的“一億棵梭梭”項目,作為“沙與水的綠色詩篇”單元的重要案例之一,與“聯通共圓發展夢”“移動的生命線”“跨越山海的光”“科技之光照亮未來”“從承諾到實踐的全球發展之路”等其他五個主題展示一同以多種形式精彩呈現,展示了各國民間力量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積極成果與實踐智慧。
“沙與水的綠色詩篇”單元展示環節
現場,阿拉善左旗額爾克哈什哈蘇木烏日圖霍勒嘎查委員會副主任韓大強現場深情講述了參與“一億棵梭梭”種植花棒的經歷。他以親身經歷傳遞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蛻變歷程,話語樸實卻充滿力量,感動了在場眾多嘉賓。
阿拉善左旗額爾克哈什哈蘇木烏日圖霍勒嘎查委員會副主任韓大強在開幕式現場。下附演講全文:
小時候,我的世界是黃色的??耧L卷著沙子,能見度不到五米,窗臺一夜積的沙子能埋上半面墻。
長大后,我離開了——開車跑運輸、賣建材??蓧衾锟偮犚婏L沙拍打窗子的聲音,像故鄉在呼喚。
2019年,聽說中國的公益組織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基金會在家鄉推廣一個叫“一億棵梭梭”的項目,要種植花棒、梭梭等沙生植物,不僅能固沙,還能獲得收益。
回家,我沒有猶豫。專家告訴我,我家的地能種最耐旱的花棒。兩年的努力,我家種下了一萬六千九百多畝花棒?;ò糸_著紫紅色的小花,它的枝葉是優質飼料,果莢也能賣錢。沒想到,沙子固住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好起來了。
我是我們蘇木的副書記,我要帶著鄉親們一起干,有困難一起想辦法,靠自己的雙手,為故鄉種下幸福的根。我相信,每一株向下扎根的幼苗,都會托起一個向上的春天!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副主任張景波在演講中,深度闡述了在政府持續強力的投入、科研的有力支撐以及民間組織的積極參與下,內蒙古自治區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萍寂c服務深度融合,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充分體現了政府與民間協同發力、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共贏的中國智慧。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副主任張景波在開幕式現場。下附演講全文:
2002年畢業后,我就扎根在荒漠化防治一線,一晃就20多年了。
2021年開始,我們團隊針對138萬畝梭梭林開展生長動態監測,與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基金會共同編制完成《一億棵梭梭項目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報告》。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在公益組織的帶動和投入下,為沙漠織成了一片“綠圍脖”,取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從漫天黃沙到希望綠洲,不變的是我們的初心與堅守。
荒漠化是當今世界最緊迫的環境挑戰之一。我們的工作,只是內蒙古與荒漠化斗爭的一個縮影。2012年至今,內蒙古已完成營造林1.48億畝、種草3.67億畝、防沙治沙1.85億畝,探索出了許多荒漠化防治新模式,創造了世界矚目的奇跡。
我們也期待,世界上所有面臨相同問題的國家,能攜手共進,久久為功,讓荒漠不再蔓延,讓家園更加美好!
“一億棵梭梭”項目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基金會成立以來,在起源地持續探索并深耕的代表性項目。項目于2014年啟動,計劃用10年時間在阿拉善關鍵生態區種植一億棵以梭梭為代表的沙生植物,恢復200萬畝荒漠植被,并借助梭梭的衍生經濟價值提升當地農牧民的生活水平。截至2024年末,一億棵梭梭項目累計種植以梭梭為代表的沙生植物9,553.93萬棵,修復荒漠123,333公頃,成為民間組織推動生態與民生協同發展的典范案例。
作為中國民間機構的代表之一,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基金會借助此次國際會議平臺,全面展示了“一億棵梭梭”的實踐成果與創新路徑,向世界傳遞了中國民間力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深度貢獻與全球意識。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劉明達、副會長羅波、監事包蘇日娜、秘書長李颯;開幕式分享嘉賓張景波、韓大強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民間合作共謀未來
9月11日,由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北京絲綢之路合作與發展促進會、中促會衛生健康專委會、北京健康促進會聯合承辦的 “經貿合作促發展理念交流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來自中國、吉爾吉斯斯坦、格林納達、摩洛哥、泰國、埃及、肯尼亞、馬來西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民間經貿合作機遇與挑戰,為推動全球經貿高質量發展匯聚智慧與共識。
經貿合作促發展理念交流會現場
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李軍,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辦公廳前政府顧問阿齊茲?沙爾謝耶夫,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北京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崔述強,格林納達駐華大使馬巖,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張磊,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公使銜參贊趙清華出席并致辭。
會議期間舉辦了多場圓桌對話,其中“科技賦能綠色發展”的圓桌對話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劉明達主持,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國際與區域合作中心主任李軍凱、馬來西亞AD365 group Sdn Bhd創始人兼CEO莫耀強、上海派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洪濤、埃塞俄比亞數字經濟轉型協會代理主席巴赫魯·澤耶努·賽義德、內蒙古顯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葵生、非洲眼科網絡基金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伯納德·阿格博等嘉賓共同圍繞 “科技創新降低經貿碳排放、推動綠色標準互認” 等議題,分享技術應用案例,探討合作路徑。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圓桌對話現場,劉明達會長與分享嘉賓探討交流
大會期間,還配套舉辦經貿、人文、民生合作交流對接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搭建平臺。通過廣泛征集與合作梳理,本次會議形成多項務實成果,未來預計將在發展中國家實施50余個合作項目,覆蓋經貿、民生和人文三大領域。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在務實交流對接活動現場設立宣傳展位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及SEE基金會將繼續攜手全球伙伴,致力于打造可復制、可推廣、具有國際水準的荒漠化防治與社區發展協同模式,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更多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共同推動基于自然、扎根民間、著眼未來的生態解決方案不斷落地生根。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劉明達、副會長羅波、會員周玉斌、秘書長李颯與內蒙古顯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葵生先生在交流會現場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