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濕地如畫。9月24日,區委副書記、區長楊宏深入澎溪河濕地市級自然保護區,調研我區濕地保護工作并開展巡河。區領導廖雪林陪同調研,區政府辦公室、區林業局、區水利局等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調研第一站:鳥類觀測站——摸清家底,科學保護
楊宏一行來到澎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鳥類觀測站。這里不僅是觀察候鳥遷徙、監測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窗口,更是濕地保護工作的前沿陣地。在現場,區林業局局長譚小波向楊宏區長詳細匯報了我區自然保護地的總體規劃、資源稟賦、保護措施及成效等基本情況。
楊宏認真聽取匯報,并不時就保護區的管理機制、物種保護情況等問題進行深入了解。他指出,自然保護區是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持續加強基礎能力建設,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監測監管水平,切實摸清生態家底,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調研第二站:白家溪濕地管護站——夯實陣地 深化科研
白家溪濕地管護站,這里也是三峽庫區澎溪河濕地科學實驗站,重點承擔著消落帶濕地保護與治理的關鍵任務。楊宏實地查看了澎溪河濕地消落帶生態修復情況和模式,并詳細了解了三峽庫區澎溪河濕地科學實驗站的建設及科研進展。
十多年來,區林業局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等國內外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開展三峽庫區消落帶濕地科學研究。取得系列顯著的科研成果,建立了三峽庫區澎溪河濕地科學實驗站、三峽庫區地表生態過程重慶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全國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濕地)等集科研、教學及聯合培養基地7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4個。為三峽庫區消落帶探索一條自然智慧與人工智慧共融、工程技術與生態技術共生的生態修復之路,為保障三峽工程的流域生態安全和消落帶復合生態建設獻計獻策。
楊宏區長強調,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生態、擦亮底色,嚴格落實“河長制”要求,突出標本兼治,強化協同聯動,加大巡查管護,統籌推進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生態底色。
調研中,楊宏區長對我區濕地保護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給予肯定,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指示,要堅持在保護中科學利用,將澎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打造為近悅遠來的生態共享空間,使其成為彰顯三峽庫區現代化大美濱湖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