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出獨特的制度優勢與發展智慧”
?——訪羅馬尼亞米爾庫雷亞丘克野生動物和山區資源研發研究所科研主任艾格尼絲
在北京的課堂上,學習林業資源開發、利用和下游加工等理論知識;走進河南光山縣,了解油茶從果實到果殼的全產品加工過程;在河南西峽縣食用菌基地,觀摩如何運用數字技術有效減少農業資源浪費、提升生產效率……今年夏天的中國之行,讓羅馬尼亞米爾庫雷亞丘克野生動物和山區資源研發研究所科研主任克熱什特西·艾格尼絲難以忘懷。
“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的重要經歷。通過參加氣候變化下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培訓班,我感受到中國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堅定步伐。”艾格尼絲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應用,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實現更高水平的協同共進。
中國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中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5%,森林蓄積量超過200億立方米,林草年碳匯量達到12億噸以上?!霸谥袊?,大片荒蕪的土地得以重生,生物多樣性得以恢復,氣候適應能力顯著增強,中方還通過生態旅游讓當地實現經濟發展。”艾格尼絲說。
“近年來,羅馬尼亞日益重視生態保護與農村農業發展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及其在生態領域的系統性實踐,為羅馬尼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艾格尼絲表示,“這一理念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之間的關系。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中國將這一理念從頂層設計延伸至基層實踐,展現出獨特的制度優勢與發展智慧。”
艾格尼絲認為,中國的經驗證明,生態文明不是阻礙經濟增長的枷鎖,而是推動社會繁榮的強勁動力,“我參觀過的河南信陽文新茶村便是一個生動的例證,這個村莊將高品質茶葉的生產與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緊密結合,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p>
“中國不僅大力發展先進的綠色技術,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通過理論學習與實地示范與世界分享寶貴的知識與經驗。這種合作精神是中國為共建生態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之一?!卑衲峤z說。
艾格尼絲表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以及國際合作機制上的持續投入,為發展中國家獲取清潔技術、資金和培訓人才等開辟了新路徑,“中國正以一種包容姿態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保ㄍ羲荚?龔鳴)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