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縣實施“生態立縣”工程取得實效
媒體:中城網 作者:中城網專業號:日月同輝
2010/1/7 9:09:47
隆冬時節,驅車行駛在縣城通往武溝鄉的道路上,過去光禿禿的荒山,如今已長滿了刺槐林,成為冬日的一道風景。這是鎮原縣采取退耕還林、封山禁牧、林權改革三大措施,實施“生態立縣”工程取得的成效之一。 到2009年底,鎮原縣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55.8萬畝,兌現補助資金3.35億元;封山禁牧宣傳覆蓋率達100%、農戶覆蓋率達99.2%;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進展順利,18個鄉鎮的18個行政村已完成了主體改革任務。
鎮原縣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為此,他們把生態建設、新農村建設和各類農業項目實施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認真貫徹“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十六字方針和“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的造林綠化要求,加快綠化步伐,帶動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北部鄉鎮積極實施“上塬下川”工程,把居住在川塬之間的山區群眾逐步搬遷到川塬集中居住,騰出山區封育造林。中南部鄉鎮大力探索實施“林進羊退”工程,調整養殖結構,減輕草場承載壓力,恢復生態植被。
鎮原縣成立了封山禁牧領導小組和專職督察組,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聯動制度??h委宣傳部、廣電局、林業局等部門組織工作人員,采取現場解答、發放資料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全方位開展宣傳活動。各鄉鎮也成立了封禁領導小組,由基層林業站為主體成立禁牧工作隊,各村都成立了專業管護隊,配備了專職護林員,加大巡查和查處力度,重點加強了夜間巡查。目前,全縣印輿論覆蓋率達100%,農戶覆蓋率達99.2%;共查處羊只出山放牧案件151起,罰款5.36萬元。
鎮原縣按照“先行試點、循序漸進、分步推開、穩步推進”的原則,積極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他們確立了以武溝鄉為整鄉試點、其他18個鄉鎮各選一個村試點的以村(組)為基本單元的工作思路??h上采取鄉、村、組三級干部及農戶共同參與的方式逐山、逐村、逐戶深入開展調查摸底,對林權現狀、林改方案及承包內容及時進行張榜公示,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武溝鄉集體林地已落實到戶6.117萬畝,占集體林地面積的97.17%,集體統一經營面積0.18萬畝,僅占2.83%,實現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主體的林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