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和草原對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形勢愈發嚴峻,傳統“人工巡檢 事后滅火”已難以應對“分秒級”的火勢蔓延。因此,構建森林草原智慧防火預警監測體系,既是破解“防滅救”難題的必然選擇,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更是推進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智慧防火體系的核心在于技術賦能,通過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打破時空限制。要構建森林草原防火數字化智能監測平臺,在重點區域布設溫濕度傳感器、煙霧探測器、紅外攝像頭等設備,創新引入無人機巡檢、衛星遙感監測等科技手段,實時采集植被狀態、環境參數、火源動態等數據信息,借助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實現火情精準識別、火點高精定位、火情閉環處置,打造“數據驅動”的智慧消防新范式。
技術優勢的充分釋放,離不開協同機制保駕護航。要打破各部門數據壁壘,構建“信息共享、聯動處置”的協作格局。氣象部門要提供遙感監測數據及天氣預報信息,林草部門要根據天氣情況制定防火措施。在森林草原防火關鍵期,多部門要進行聯合會商,共同制定應對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將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智能預警等技術手段的效能最大化,共同筑牢森林草原的“防火墻”。同時,智慧化不是對人力的完全替代,而是科技力量與傳統消防力量的深度融合,要通過智能終端實現隱患實時上傳、預警精準推送,形成“技防兜底、群防群治”的治理合力。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地區還存在智能設備“重建設輕應用”的傾向,對此,我們必須堅持“實戰”導向,把智慧防火體系建設實用化放在首位:操作界面要簡潔易懂,讓護林員一學就會;維護成本要可控,避免給地方財政造成負擔;設備選型要適配森林草原等不同地形,確保關鍵時刻好用頂用。
森林草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防火工作關乎生態安全與民生福祉。智慧防火體系的建設水平,直接反映著生態治理現代化的成色,唯有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以機制創新為保障,方能織就一張全天候、無死角的智慧防火安全網,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