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擁間,綠意漫珠海。
今年暑期自然教育季期間,廣東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以自然教育為紐帶、生態保護為核心、社區協同為助力,將生態守護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在珠江口畔描繪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為“綠美珠海”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態動能。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廊道中心。近年來,保護區通過持續營造修復、強化科技賦能,采取無人機航測、紅外相機監測、地面樣方調查等高科技手段,開展淇澳紅樹林濕地保護,全方位守護這座生物多樣性寶庫。
目前,保護區擁有176科655屬1104種維管植物,記錄到26目92科299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為紅樹林基因庫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也為開展紅樹林自然教育活動提供了優質場所。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連續4年開展暑期親子公益課堂,為親子家庭提供紅樹林科普講解、導賞等志愿服務。保護區志愿者團隊不僅有自然教育導師,更有學生志愿者化身“紅樹林小小講解員”,生動講解紅樹植物胎生、泌鹽等獨特特性。通過問卷調查、簽名承諾、趣味集章等多種方式,寓教于樂,讓自然生態理念融入每一個親子家庭。
持續四年開展公益課堂戶外自然教育活動
今年暑期,粵港澳青少年齊聚淇澳-擔桿島保護區,開展了一系列紅樹林保護活動。6月28日,25名“紅樹林小衛士”將50余株由自己精心培育長大的秋茄幼苗種植在灘涂。7月1日,保護區協助廣東省林業局開展紅樹林巡展工作。7月26日,圍繞“保護濕地 珍愛紅樹林”主題,在高新區后環公園開展一系列豐富活動。8月2日,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淇澳-擔桿島保護區管理處協辦的“瞰見紅樹——從葉片到海洋的生態解碼”自然教育活動舉行,20組粵港澳親子家庭參加。
暑期,保護區還首次創新開展兩期“綠美珠?!で啻盒袆印弊匀谎袑W營?;顒右浴疤剿髯匀恢腔?守護生態家園”為主題,帶領80余名青少年體驗跨領域探索之旅。
青少年在珠海規劃展覽館深入了解城市發展脈絡,在南方海洋實驗室通過衛星、無人機等立體觀測模型感悟海洋前沿科技,前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系統學習珍稀生物保護知識,到珠海市氣象局學習臺風、暴雨、雷電等常見氣象災害的成因與影響。
活動還將淇澳-擔桿島保護區、橫琴國家濕地公園、黃茅海大橋濕地公園等綠美珠海示范地串珠成鏈,形成高品質研學路線,讓青少年學習紅樹植物的定義及生物學特征,深度體驗紅樹林夜觀活動。在沉浸式體驗中,青少年的生態視野不斷拓寬,守護海洋家園的責任感悄然扎根,成為生態保護隊伍中鮮活的新生力量。
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從來不是平行線。多年來,淇澳-擔桿島保護區深耕社區協同發展,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振興、豐富自然教育課程體系。在海澄村,從海澄古樹科普教育基地到參觀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跡(碉堡),再到親身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灶鶴舞”,讓青少年領悟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在紅旗糖廠,少年們呼吸古法制糖的清甜香氣,聆聽糖廠百年故事,體驗手工制糖的樂趣。這不僅是一次勞動實踐,更是對傳統工藝的致敬、對食物來源的深度認知。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通過推動擔桿島研學營,探索開展擔桿島自然教育系列活動,以自然教育帶動擔桿村經濟發展。截至2025年,淇澳-擔桿島保護區已探索形成“1所自然學校 9家社區科普學堂 5公里自然教育徑”自然教育體系。5年來,接待訪客超100萬人次,開展各類自然教育課程約420場,惠及約3.4萬人次。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的每一次實踐,不僅讓紅樹林的生態價值被更多人看見,更將自然生態理念轉化為情感共鳴與行動承諾,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河,為綠美珠海建設、鄉村振興發展注入長久而深厚的動力。
編輯:李圣薇
初審:李燕
審核:苑鐵軍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