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質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走,一起參觀“大熊貓老家”
今年是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改革10周年。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守護自然瑰寶、共繪和合之美”為主題的第三屆國家公園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在論壇舉行前,來自新西蘭、比利時、荷蘭等國家的駐華大使、參贊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相關負責人,深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基地、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等地,實地感受我國大熊貓保護以及生態建設成果。
大熊貓種群穩步壯大
四川省雅安市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大的市(州),被稱為“大熊貓老家”。蒙蒙細雨中,外賓走進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基地,迎面是3只大熊貓在圈舍中抱著竹子大快朵頤,引得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合影。
“截至去年年底,我們中心的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387只,大熊貓保護繁育正逐漸從以數量為主,過渡到以質量為主?!贝笮茇埍Wo研究中心雅安基地主任黃治介紹,中心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致力于大熊貓保護、繁育與野化訓練等研究工作,每只大熊貓都有清楚的譜系管理,每天都進行詳細的身體健康監測。
據統計,我國野生大熊貓總數量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1100只,恢復到約1900只。種群穩步壯大的背后,是大熊貓棲息地保護、人工繁育與野化放歸、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研究等工作的扎實推進。
“比利時與中國開展大熊貓合作多年,中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得到快速增長,期待兩國未來能在這方面合作取得更多進展?!北壤麜r駐華使館農業參贊石安妮說。
在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的四川大相嶺大熊貓野化放歸研究基地,滎經片區科研監測負責人付明霞向外賓介紹:“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發展,使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破損棲息地修復、野化訓練與放歸等方面的研究得到進一步深化,大相嶺區域紅外相機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的概率越來越高?!?/p>
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
位于雅安市滎經縣的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里,游客絡繹不絕。不少游客下山后,會順路來到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的發展村,歇腳游覽。
自2017年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啟動以來,發展村常住人口和農家樂、民宿數量均翻了一番,人均純收入翻了兩番,曾經的盜獵、采筍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已難覓蹤跡。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立后,很多游客慕名而來,7月—9月是游覽旺季,民宿幾乎一房難求。”站在自家民宿門口,發展村村民周洪告訴記者,除了大熊貓,龍蒼溝的鳥類也比較豐富,很多觀鳥愛好者以及動植物保護者經常跑來調研、拍攝。
龍蒼溝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大熊貓文旅”已成當地支柱產業:投資10億元建設“貊貊家園”綜合體,提檔升級70家民宿并成立“熊貓民宿聯盟”,“熊貓氧養民宿”“貊貊星球”等網紅打卡地爆火……
2021年,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雅安作為面積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的片區,通過科學規劃、機制創新與產業轉型等一系列舉措,全力推進入口社區建設,不斷豐富和拓展社區業態。目前,寶興穆坪、滎經龍蒼溝、天全喇叭河等入口社區已被納入全國十大重點入口社區,雅安也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中啟動入口社區建設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市(州)。
在雅安市寶興縣蜂桶寨鄉鄧池溝“熊貓新村”,一幢幢民居錯落有致,遠山如黛,游客如織。這座因大熊貓聞名的小山村,依托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建設,探索出“生態保護 產業轉型”的生態價值轉化路徑,實現“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資源變資產”的美麗蝶變。
“很開心看到這些轉變,這些居民真正成為這一片山林的衛士,保護著自己生長的地方?!焙商m駐華使館農業參贊卡雷爾說。
交出亮眼“成績單”
“看!又出現了,是一只成年健康個體!”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魏壩保護站,巡護員們盯著紅外相機,難掩驚喜和激動之情。鏡頭里,一只成年大熊貓悠然踱步,毛色光亮、步伐穩健。2022年以來,唐家河大白包區域已連續4年多次記錄到野生大熊貓的活動影像。
作為大熊貓核心棲息地,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的建設成果備受矚目。這片占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88%的1.93萬平方公里土地,棲息著占園內種群91.6%的1227只野生大熊貓,更庇護著川金絲猴、綠尾虹雉等上萬種野生動植物。四川通過法治化、數字化、綠色化建設,探索出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雙贏之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生態修復,筑牢家園。四川片區科學劃定1.32萬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與0.61萬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區,構建106個管理網格和663條固定巡護線路。2024年累計開展巡護7.54萬人次,里程超9.45萬公里,現場記錄大熊貓活動55次,發現痕跡點2005處。黃土梁、泥巴山等7條生態廊道持續實施建設,累計修復棲息地近33.14萬畝。在唐家河片區,通過發現的大熊貓糞便,刷新了該區域大熊貓物種活動紀錄。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入選國家示范工程,見證“傷疤”變“綠肺”的歷程。
科技賦能,智慧守護。3871臺紅外相機構建立體監測網絡,2024年捕獲野生大熊貓影像3870余次。26臺視頻監控設備、300臺紅外設備接入全國國家公園感知系統,全國首次利用局域網與超短波傳輸的“貓臉識別”技術,實現36種野生動物AI識別??蒲兄误w系持續強化:大熊貓“DNA身份證”建立,世界最大野化訓練基地在大相嶺建成,累計實施371個科研項目。全國首個“大熊貓學院”2025年將擴招本碩博學生111名,為保護事業儲備尖端人才。
社區共建,綠富同興。81個社區共建共管委員會架起協作橋梁,2024年3000余名居民變身生態管護員。成都龍門山、雅安龍蒼溝等入口社區成為生態體驗樞紐,409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19個生態產業基地發展。首批11支共31萬份認證原生態產品年銷售3000萬元,“川熊貓筍”“雅連”等特色品牌走向全國。
“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片區建設推動生態環境優化,四川這樣的做法,值得全世界借鑒?!钡谌龑脟夜珗@論壇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執行委員譚雅·斯蒂爾表示。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