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豐富,2020年,成都開展了兩棲爬行動物專項調查,獲得了第一份完整的物種分布名錄,初步展示出成都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
近5年來,成都市的5個兩棲爬行動物新種陸續被發表,如此頻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獨一無二。5個新種分別是:龍門山齒蟾(2020年新種)、成都壁虎(2021年新種)、釗琴湍蛙(2021年新種)、邛崍原指樹蛙(2022年新種)、成都滑蜥(2025年新種)。其中,成都壁虎、釗琴湍蛙和成都滑蜥都是在成都市兩棲爬行動物調查監測過程中發表的新種。此外,2023年還厘定了邛崍原指樹蛙的有效性,2024年確認了洪佛樹蛙在成都市的分布紀錄。截至2024年底,成都市已記錄兩棲動物32種、爬行動物43種。
龍門山齒蟾(2020年新種)
成都壁虎(2021年新種)
釗琴湍蛙(2021年新種)
邛崍原指樹蛙(2022年新種)
成都滑蜥(2025年新種)
更新的朋友來了——福建竹葉青蛇!夜間在電筒燈光照射下,還是比較容易被發現,但白天就不容易找到了。
今年夏季,在開展2025年成都市兩棲爬行動物調查監測的過程中,在大邑縣西嶺鎮發現福建竹葉青蛇(Viridovipera stejnegeri),為成都市爬行動物新紀錄。至此,成都市爬行動物種類增加至44種。
福建竹葉青蛇是蝰科毒蛇,頭部呈三角形,體形較細長,通身為明艷的綠色,體側有白色(或淺黃色)或紅白各半的縱向線紋,尾梢焦黃色。以夜行性為主,常棲息于山區靠近溪流的樹枝、灌叢、巖壁等處,伏擊獵物,捕食蛙類、鼠類等,繁殖方式為卵胎生。
福建竹葉青蛇最初發表于福建邵武,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在四川省記錄于樂山、眉山、瀘州、宜賓等地,在成都市為首次發現。有文獻報道,我國西南地區福建竹葉青蛇種群與東南地區的有遺傳分化,但形態差異較小,其分類地位有待進一步研究。
福建竹葉青蛇是非常美麗的蛇類。雖然它有毒,但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會自衛性還擊。因此,在野外如果與它偶遇,不必過于擔心,保持安全距離即可,但也要避免盲目在山區樹林、灌叢里穿行,以免不慎踩到或觸碰到它。若被咬傷,需及時就醫。
福建竹葉青蛇(大邑縣)
三角形的頭部
焦黃色的尾梢
體側黃色縱向線紋明顯
在成都分布有一種與福建竹葉青蛇較為相似的無毒蛇——翠青蛇(Ptyas major),它常被誤認為是竹葉青蛇。但翠青蛇的頭部呈橢圓形,通身綠色,體側無線紋,尾巴無焦黃色。此外,我們在野外與翠青蛇相遇時,它通常會迅速逃跑,而竹葉青蛇則顯得較為淡定,常常是懶洋洋地纏繞在樹枝上,對人愛答不理。
無毒的翠青蛇
在成都市持續開展兩棲爬行動物調查監測,就是為了掌握其多樣性現狀及動態變化,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隨著調查監測的持續和深入開展,相信成都市還有更多物種被發現。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