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植物園《萬物共生大講堂》,從來不只是一方普通的課堂——這里是科學知識生長的沃土,從植物細胞的微觀機理到生態系統的宏觀共生,每一寸講解都在搭建認知自然的階梯,讓科學不再是書本上的符號,而是可觸摸、可探究的生命密碼;這里是科學家精神的傳火臺,從科學家扎根野外數十年的科考故事,到青年科研者在實驗室里的晝夜攻堅,每一段分享都在復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赤子情懷。讓孩子們看見的不只是萬物的智慧,更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 “強國必先強科” 的使命擔當。這里是科學思維的孵化場。當家長與孩子一起觀察葉片的脈絡如何適配陽光,一起討論“為什么珍稀植物需要保護”,那些“提出問題—實證分析—辯證思考”的思維軌跡,正在悄悄重塑認知世界的方式。這正是國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在微觀層面的生動實踐——科學思維的培養,從來不是個體的偶然成長,而是民族創新力的根基??茖W家思想的傳承,從來不是孤立的精神傳遞,而是“人才強國”戰略在代際間的接力。在這里,知識的種子、思維的火花、精神的火種,終將匯聚成對科學的信仰,對未來的共育。
我們來一起傾聽那些走進《萬物共生大講堂》中的親子心聲:
徐瑞心和陳雪母女的觀課感
徐瑞心同學的感受:
在我成為國家植物園《萬物共生大講堂》忠實小聽眾的兩年間里,每一堂課都在刷新我對生命的認知,讓我用更多角度去理解“萬物共生”的奧秘。在這里,老師會帶領我們見證:一粒種子從萌發新芽,直至綻放花朵、孕育果實——每一步都蘊藏著植物的“智慧”。我驚嘆于植物為了生存,與昆蟲“結盟”、和環境“博弈”,生命頑強又有趣,原來沉默的枝葉下竟藏著如此精彩的生存故事。
▲徐瑞心同學和授課老師們的合影
國家植物園《萬物共生大講堂》讓植物不再是書本上單一的生物學概念,而是一場融合多學科知識的自然奇觀。翻開《詩經》,我會知道采薇里面的“薇”原來是野豌豆,蒹葭原來是兩種植物;數學的對稱、物理的張力、化學的色彩,都在花瓣與葉脈間靜悄悄的上演。如今,我常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蹲下來,仔細觀察花朵的精巧結構,分享雄蕊、雌蕊的知識,甚至會被老師邀請到學校的講堂與同學們講述國家植物園的美麗生靈。我想將這份源自《萬物共生大講堂》的生命驚奇,傳遞給更多小朋友,讓他們重新認識生命,讓科學的眼睛成為我們探索世界的新方式。
▲課堂上認真提出問題
▲專注聽課
徐瑞心媽媽陳雪的感受:
我常常思考:好的科普教育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而國家植物園《萬物共生大講堂》給了我最好的答案。這里的每一位老師與孩子的互動中,遠不止于“把知識講簡單”,更在于一種“思維方式的傳遞”——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像科學家一樣觀察世界;如何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國家植物園《萬物共生大講堂》,不僅讓孩子也讓身為家長的我,深刻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遠比我想象的更有力量。老師們巧妙的將抽象的科學概念,嵌入到孩子們能感知到的真實世界中,讓孩子真切觸摸到了生命的堅韌與彼此聯結的奇妙??茖W知識在這里不只是單向的灌輸,而是用孩子眼中的樂趣,點燃他們的好奇之火,激發他們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度f物共生大講堂》讓孩子體會到科學本身的巨大吸引力,也許他們尚不能完全理解“科學家”的全部含義,但這里確確實實讓孩子的夢想重新插上科學的翅膀,讓“成為科學家”再次成為孩子心中的夢想。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