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習近平經濟思想相映生輝的智慧結晶,深刻闡釋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是對西方經濟發展觀與環境保護論的思想超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打通“兩山”轉化的關鍵路徑。持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實現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協同共進,亟須統籌好生態產品與生態功能、價值評價與價值轉化、供給與需求、政府與市場、總體與部分等五大關系。
統籌好生態產品與生態功能的關系。生態產品與生態功能既具有內在聯系但又有顯著區別。生態產品是生態功能中被經濟活動和其他人類活動所使用的產品與服務貢獻,生態功能則是生態產品的底層生態基礎。健康的生態系統與完善的生態功能是持續產出優質生態產品的根基,生態功能退化將直接損害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面向市場科學有序開發生態產品可以有效反哺生態功能的完善提升,而不當索取生態產品則會削弱甚至破壞關鍵的生態功能。繼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要統籌好生態產品與生態功能二者的關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胸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責任感,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夯實生態產品的底層生態基礎。加快完善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機制模式,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反哺生態功能提質增效。要警惕“重生態產品、輕生態功能”的短視型政績思維,防止以生態產業化取得短期經濟效益而損害長期生態保護修復成果。
統籌好生態產品的價值評價與價值轉化的關系。價值評價的核心是科學量化生態產品的多維價值,以解決生態產品“度量難”的問題。價值轉化在于將生態產品切實變現為經濟收益、社會福祉。價值評價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關鍵基礎,價值轉化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根本目的,二者相互依存、動態銜接。持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要統籌好價值評價與價值轉化二者的關系。加強價值評價的應用導向,以應用于市場交易定價、補償標準設定等具體場景為導向開展精準的價值評價,切實發揮價值評價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的決策依據、價格信號作用。通過價值轉化實踐不斷檢驗、修正和完善價值評價體系,推動價值評價方法更貼近實際。要警惕“重評價、輕轉化”的風險,防止用價值評價的“天文數字”結果代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系統性工作,也要警惕“輕評價、硬轉化”的風險,防止缺乏依據隨意定價導致市場失靈。
統籌好生態產品的供給與需求的關系。供需關系是市場經濟的基礎,生態產品的供給與需求匹配,是其價值有效實現的重要基礎。在空間上,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豐富的地區主要是生態功能重要而經濟欠發達地區,而生態產品需求較大的地區主要是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如此供需空間異質性矛盾導致“綠水青山閑置”與“金山銀山難求”并存,生態產品的有效供給和需求難以精準對接。在產品上,小徑級木材、低端農產品等低質生態產品供給過剩、價格不斷走低,而有機食品、稀缺生態服務等優質生態產品普遍短缺,如此低端供給過剩與高端供給不足并存、供給總量提升與社會需求缺口擴大并存的供需結構性矛盾較為明顯。持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要統籌好供給與需求的關系,破解供需的空間異質性、品質結構性矛盾。著力構建生態產品的跨區域交易機制,推進數字經濟賦能生態產品供需精準匹配。開展生態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生態產品標準與品牌建設,開展生態標簽與認證,形成生態產品需求拉動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的有效傳導機制。
統籌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與市場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的關鍵主體。絕大部分生態產品并非制度經濟學中的“私人物品”,天然就具有共有、公益、外部性屬性,單一的市場化作用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市場失靈”。而政府的計劃式、命令式直接干預,也會導致自然資源的錯配,出現“政策失靈”。持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要統籌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構建“有效市場 有為政府”的協同機制,以“政府主導制度公平、市場激活配置效率”為原則厘清政府與市場的功能邊界,推動生態產品從“公地悲劇”到“公共福祉”。一方面,政府要以制度供給矯正市場失靈為導向,推動形成生態產品交易全國統一大市場。市場要發揮好生態產品價值發現的角色,激活交易動力。另一方面,市場作為資源配置主體,要致力于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的配置效率。而政府要著力監管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的公平問題,科學區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自然資本、人造資本與人力資本的投入情況,按照要素合理分配生態產品價值收益,給予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社會資本合理回報,引導生態產品經濟收益向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自然資本方向流動。政府“搭臺”不“唱戲”,避免過度干預定價和競爭,防止出現強制定價、“拉郎配”交易生態產品等現象。市場要“主導”不“失控”,設置交易紅線,防范資本過度逐利破壞生態功能。以完善特許經營等PPP模式、碳交易市場等為突破口,不斷創新政府—市場協同模式。
統籌好總體與局部的關系。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持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一方面,要統籌好總體規劃與分步實施的關系。制定覆蓋全口徑生態產品、全空間區域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總體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防止局部地區低效重復工作。而在具體實施上,優先突破開展計量基礎好、社會需求急的領域,如碳匯交易、水源地補償等,推動生態產業化,進而逐步向不易量化、社會邊際需求小的生態產品延伸。另一方面,也要統籌好全國布局與區域重點的關系。全國層面建立統一的生態產品交易制度基礎與平臺,構建通用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破除跨區域交易的行政與地理壁壘、核算結果互不相認等問題;同時,結合各區域主體功能區定位,構建差異化多元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形成全國和地方協同推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1 X”制度體系與平臺基礎。(張旭峰 吳水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