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被譽為“有生命的文物”,是大自然的“史詩”,是時光的見證者,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的象征。近年來,橋頭鎮以“綠美橋頭”建設為契機,將古樹名木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創新保護機制,凝聚社會力量,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最新的普查數據,橋頭鎮有古樹名木共47株,其中樹齡300至499年二級古樹8株,樹齡100至299年三級古樹39株,以榕樹為主,木棉、杧果、烏桕、龍眼、荔枝等少量分布。雖歷經百年風雨,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在石水口村東江縱隊鐵東大隊大隊部舊址旁,一株樹齡127年的古榕樹在鎮村兩級精心管護下,仍枝繁葉茂,長勢良好,保持盎然生機。今年,東莞市三基音響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綠美廣東公共服務平臺認捐了這株古榕樹,成為社會力量參與古樹保護的生動實踐。
據悉,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古樹保護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橋頭鎮于今年1月舉辦"古樹認捐 綠美有我"揭牌活動,號召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古樹認捐,共同守護綠色鄉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
在逕聯古村落,兩株樹齡422年的古榕樹與薰萊亭相映成趣。這兩株古細葉榕樹高10余米,需三人合抱,雖歷經滄桑卻依然枝繁葉茂,成為村民納涼休閑的好去處。鎮村兩級對古樹實行專人管理,設立保護牌,定期開展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確保古樹永葆生機。
近年來,橋頭鎮創新建立以林長、基層監管員、護林員為主體的“一長兩員”古樹名木巡護管護機制,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林長制考核體系。目前,全鎮配備鎮級林長15名、村級林長38名、護林員22人、監管員19人,劃分13個林長責任區域,實現古樹名木保護組織體系全覆蓋。鎮農林水務局與相關村(社區)簽訂《古樹名木養護責任書》,進一步壓實屬地監管責任。
據統計,2023年以來,橋頭鎮通過"一長兩員"定期巡護,建立養護臺賬,組織專業人員清理古樹周邊環境,成功挽救復壯古樹2株,查處破壞案件1起,47株古樹名木保護覆蓋率達100%。
下來,橋頭鎮將通過開展基層古樹養護人員培訓、學校主題活動、參觀展覽等多元化形式,讓年輕一代深入了解古樹名木與鄉土文化的深厚淵源,走進綠色生態科普世界,全面提升群眾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為"綠美橋頭"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圖文:賴燕芳
編輯:陳頌銘(實習)
編審:香雅怡
出品:橋頭鎮融媒體中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