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中 海
氣|候|危|機|下
地中海第四大島,科西嘉島? Michel Gunther / WWF
人類文明誕生之初,便與地中海豐饒的自然資源緊密相連。這片海域雖不足全球海洋面積的1%,卻孕育著全球10%的已知海洋物種——從鯨豚類、海龜,到逾80種鯊魚和鰩魚。超過1/4的地中海物種是獨屬于這片海域的瑰寶。
然而地中海正深陷危機。
過度捕撈、污染及沿海開發使其非凡的生物多樣性承受著巨大壓力,而氣候變化則更是雪上加霜。
玳瑁在希臘拉加納灣游弋。? Michel Gunther / WWF
WWF地中海區域項目經理莫羅·蘭多內指出:“地中海變暖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快20%,生態系統正經歷劇變,并對漁業、旅游業和民眾生計造成一系列影響。外來入侵物種不斷擴張領地,取代本土物種并破壞棲息地;本土物種則北遷至更寒冷水域,部分特有物種已瀕臨滅絕。日益頻繁的強烈風暴同時威脅著沿海社區與珊瑚礁、海草床等脆弱海洋生態系統?!?/p>
近1000種入侵物種(包括126種魚類)經蘇伊士運河從紅海和印度洋進入地中海。昔日地中海的水溫對于大多數外來物種來說過低,難以繁衍,但如今因氣候變暖,它們正蓬勃生長并向西北擴張。部分外來物種已造成毀滅性影響。
例如,原生于印度-太平洋熱帶水域的銀鮫(rabbitfish),已在土耳其沿海大片區域定居。它們大量啃食海藻,致使原本復雜的藻類棲息地退化為“海中荒漠”。希臘與土耳其的研究發現,銀鮫密集區域物種總量減少40%,大型海藻等植被減少近2/3。
銀鮫通常棲息于熱帶水域,如今已在土耳其海岸的大片區域定居。?? WWF
此外,具有毒性的蓑鲉(lionfish)已在地中海東南部扎根,最北甚至現身意大利海域,它們大量捕食本土小型魚類和甲殼類生物,在地球其他引入該物種的地區曾引發生態災難。最新研究顯示,蓑鲉在地中海95%的獵物是具有生態和經濟價值的本土物種。
附在珊瑚上的蓑鲉 ?? Ju?rgen Freund / WWF
為應對外來入侵物種對本土物種及漁業的威脅,WWF與當地社區合作,共同探索解決方案。
例如,針對藍蟹(blue crab)數量激增現象做出應對。這種同樣源自印度-太平洋海域的物種也在地中海南部變暖的水域中繁衍生息,單只雌蟹每次產卵達800萬枚,這些極具侵略性的捕食者嚴重擠占了本已稀缺的小型漁民漁業資源。
考慮到藍蟹本身亦是食材。在突尼斯,WWF與合作伙伴培訓當地漁民專項捕撈藍蟹,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就業機會與收入,也能控制其種群數量。
WWF北非海洋項目總監邁赫迪·艾西提到:“在WWF支持下,加貝斯灣社區不僅接納可持續捕蟹模式,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對瀕危鯊魚和鰩魚的捕撈。當地漁民還深度參與保護行動,包括自主設立禁捕區、建造人工珊瑚礁,以修復遭受威脅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p>
WWF支持當地漁民采用可持續捕蟹技術 ?? WWF
地中海特有物種大洋海神草(Posidonia oceanica)的遭遇亦能印證氣候變化對生態的破壞。
地中海沿岸分布著約200萬公頃的海神草甸,這片廣闊的水下綠洲是數千種生物的棲息地,也是多種極具經濟價值的魚類的育幼基地。與此同時,它們吸收并儲存了巨量的碳——相當于工業革命以來地中海國家碳排放總量的11%至42%,并通過消減波浪沖擊力,抵御海岸侵蝕。
但升高的水溫、入侵藻類、草食性魚類及上升的海平面均損害著海神草甸健康,削弱其固碳能力和氣候韌性。過去50年,地中海超1/3的海神草甸已消失,保護剩余草甸刻不容緩。
大洋海神草作為地中海特有物種,是該海域最廣為人知且瀕危程度最高的植物之一。它并非藻類,而是開花植物。圖為突尼斯塔巴卡海岸。?? Michel Gunther / WWF
為此,WWF緊急應對,目標是在2027年前保護7.5%現存海神草甸。通過聯合社區、政府、科研與金融機構,試點創新方案以應對船舶拋錨(可能撕裂草根)、非法捕撈及污染等威脅。
WWF地中海區域項目經理莫羅·蘭多內強調:“氣候變化正在根本性地改變地中海。但從支持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如保護修復海神草甸,重建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物種種群),到探尋創新適應手段(如科學管理入侵物種漁業、研究其食用價值),我們努力構筑人類與自然共同抵御氣候變化沖擊的韌性?!?/p>
從將入侵物種轉化為可持續資源,到攜手社區守護關鍵棲息地,創新的解決方案正在證明:人類的智慧與行動,能夠成為修復自然、構筑韌性的關鍵力量。
資料來源:WWF’s “How climate changes wildlife” series
編譯:Elsa
審核:Sammi
排版:kkk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