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交出“林改四問”新答卷
——踐行“兩山”理念系列評論之四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完善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大實踐,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推進山區林區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這項重大改革,多次深入林區調研、指導林改工作,提出“林改四問”——山要怎么分、樹要怎么砍、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林改四問”,直面林改核心問題,不僅涉及林業政策優化和資源配置方式重構,更觸及農村社會結構、農民生計保障等深層次矛盾,從“兩山”制度創新與實踐探索的視角,呈現了關鍵制度創新中的生態文明邏輯。
我國現有集體林地25.68億畝,占林地總面積的60.26%,分布在全國2600多個縣,涉及1億多農戶。20多年來,集體林改經歷了試點“破冰”、擴大開展、全面推進等階段,現已進入到持續深化改革的“深水區”。我國已順利完成集體林地明晰產權、承包到戶、勘界發證工作,全國發放林權證1億多本。同時,各地積極探索建立健全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制,基本形成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
集體林改持續深化,彰顯出制度優勢,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了林業生產力,也重塑了鄉村可持續發展能力,守住并盤活了綠水青山,打造并壯大了金山銀山,在“兩山”轉化中迸發出創新實踐活力。
進入新時代,集體林改再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更好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黨的二十大明確要求,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答好“林改四問”,是新時代深化集體林改的重要使命,是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站穩根本的人民立場,賦權賦能、改善民生。人民立場是集體林改最核心的價值導向和根本出發點。這項重大改革順民意、得民心、惠民生,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充分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積極作答“林改四問”,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改革的紅利不斷惠及人民,持續增強林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充分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堅持底線思維,不搞“一刀切”、強迫命令。通過產權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保持集體林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將集體林地這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態資源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真正交給農民,讓農民成為山林的主人、經營的主體、受益的主力,讓農民真正吃下“定心丸”。
強化系統的制度設計,落地見效、可及可感。2023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為深化改革擘畫了新藍圖。國家林草局制定“1 N X”工作方案,明確深入推進集體林改的任務書、時間表、作戰圖。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各部門系統集成、創新制定相關制度機制和政策措施,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各?。▍^、市)紛紛出臺實施方案,實行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全國已有31個省份出臺深化集體林改省級方案。及時把地方的好經驗、好做法變成國家的好政策、好措施,從政策的制定、執行、評估、反饋效果等方面形成閉環,推動政策制定更有穿透力、更讓基層可及可感。林權證和房產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林權抵押貸款解決“活樹變活錢”,公益林補償金直接打卡到戶,林票碳票可流轉交易,重點林區縣農民收入四成來自林業。
作出務實的路徑選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森林資源是集體林區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各地積極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針對集體林地分散細碎的特點和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現狀,規范有序推進集體林權流轉,由小山變大山,促進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經營。鼓勵農戶開展股份合作經營、家庭聯合經營、委托經營等多種形式的合作經營,推動國有林場、林業企業與村集體、農戶開展聯合經營。緊貼林業經營者需求,推出信貸、保險、基金、債券等一批特色金融產品。同時,通過財政獎補、社會化服務等方式,大力培育林業新型經營主體。各地創新林權融資渠道,推廣林權抵押貸款。健全林權評估、收儲、擔保、處置等機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業務,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錨定科學的目標導向,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集體林改不僅是林業領域的變革,更是中國式現代化在人與自然關系維度上的重大制度創新。改革錨定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的雙贏目標,堅持正確改革方向,抓住阻滯林業發展的“牛鼻子”,加固生態保護制度根基,解決農村土地經營的主要矛盾,解決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改革釋放了林地林木的財產和資源價值,讓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完善公益林生態補償制度、公益林動態管理機制,依法放活集體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推動林木采伐審批減證便民。同時,在金融服務保障下,林下種養、采集加工、生態旅游等產業的蓬勃發展,為農民提供了多元的就業增收機會。“林改第一村”福建省武平縣捷文村,改革使村民獲得產權安全感、經營自主權、金融可得性及合作組織支撐,森林覆蓋率從78%升至84%,村民人均林業收入超萬元——這正是系統破解“林改四問”的生動縮影。
改革創新賦能發展,生態富民凝聚人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曾停歇,集體林業發展從未止步。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改革的漸進、深化,廣大集體林區“兩山”之路越走越寬,生態美百姓富的畫卷日益生動。(尚文博)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