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正是植樹好時節。階段來,揭陽市惠來縣隆江鎮堅持以“綠”為底、以“美”為要,搶抓新一輪植樹“黃金期”,結合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和綠美隆江生態建設,做好“謀綠、擴綠、興綠”這篇文章,不斷擦亮綠美隆江底色。
聚焦“謀劃”繪藍圖 多元協同鋪展鄉村綠化“全景圖”
強化工作調度。先后多次召開鄉村綠化調度會,對2025年鄉村綠化美化工作進行再部署。制定全鎮鄉村綠化工作清單與種植明細表、示意圖,確保鄉村綠化規劃科學合理、有“圖”可循,明確目標、壓實責任,形成“黨政領導親自抓、村(社區)直齊參與”良好局面。
強化增綠補綠。組織黨員干部群眾精細摸底村莊“四旁”“五邊”等應綠未綠區域,結合“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綠化美化工作有機結合,針對不同地段,因地制宜、綜合施策,雇傭機械人力整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傾倒地塊,在邊角地、閑置地、拆違地等區域全面清理、增綠補綠,以“清舊添綠”讓荒地重煥生機,累計摸排可植綠添美點位40余個。
強化要素保障。精心挑選儲備黃槐、紅車、鳳凰木、黃花槐、白玉蘭、尖葉榕、黃金榕球等優質苗木;推動農技團隊下沉指導各村(社區)做好土地平整、挖坑、除雜與后續管護準備等工作,有效充盈“綠美儲備庫”。同時,持續發動愛心企業、外出鄉親、對口幫扶單位等捐資捐物、認種認養、投工投勞,千方百計爭取綠美資源;壓實各村(社區)屬地責任,鼓勵各村拿出部分村集體收入與發動社會資源捐贈支持鄉村綠化,全面加強綠美資金要素保障。
聚焦“擴綠”增優勢 真抓實干跑出鄉村綠化“加速度”
立足稟賦創建示范帶。隆江鎮以萬里碧道項目為切入點,把關鎮、新容兩個社區作為樞紐,串聯月潭、蛟邊、孔美等8個村,整合古樹公園、潮汕民居、紅色文化、碧道、綠道等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著力打造全段總里程長度約17.5公里的龍江河綠美生態文旅示范帶。目前,已完成10公里示范帶環境綜合整治,種植喬木、灌木等2218株,逐步形成綠樹成蔭、一步一景、四季常青的沿帶綠化景觀。
市縣聯動齊心植綠。市、縣領導多次帶隊,聯動市委組織部、市婦聯、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等結對助力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到隆江鎮龍江河綠美生態文旅示范帶和邦莊村、月潭村、蛟邊村等村開展植樹活動,累計種植苗木1717余株。
黨群攜手注入動能。各村(社區)持續發動黨員、群眾等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和“千村萬池塘百里河道”清淤行動,開展鄉村綠化義務植樹38多場次,植樹14387株,建成生態口袋公園11個,建設四小園30個,黨員群眾植綠護綠愛綠意識進一步增強,為建設“綠美隆江”注入源源動能。
聚焦“興綠”促發展 久久為功走出鄉村綠化“致富路”
隆江鎮充分整合轄區內豐富優質的山地林田生態旅游資源,牢牢抓住“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契機,把鄉村綠化美化和旅游景點、山水林田景色、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引進廣東泛舟龍溪文旅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設隆江“彩舫泛龍溪”文旅項目,串起龍江山地公園、鎮江寺、關帝廟、隆江清溪祖祠等多個文旅景點,以綠美生態優勢豐富旅游業態。
同時,隆江鎮深挖綠色發展潛力,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指導督促各村(社區)因地制宜選種樟樹、桂花和黃皮、龍眼等本地果樹類經濟作物,統籌兼顧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讓綠美鄉村有“看頭”也有“賺頭”。謀劃引進“一村千樹百樹”產業模式,規劃建設深加工車間、引入深加工設備,推動特色生態農業規?;藴驶?、品牌化發展,拓寬鄉村綠化“致富路”。
【來源】揭陽市惠來縣隆江鎮
【編輯】黃嘉盛
【編審】林樹強
【審核】黃宇
【編發】廣東廣播電視臺揭陽融媒體中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