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进一出视频_亚洲深夜激情_亚洲免费大片_久久人人爽人人爽_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_欧美黑人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欧美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_欧美大片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粉嫩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在线观看欧美成人_国产视频亚洲精品_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_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_亚洲激情影视_亚洲校园激情

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抬頭看“天空藍”,俯首見“碧水清”,放眼是“生態綠”

媒體:“學習強國”云南學習平臺  作者:內詳
專業號:文山市林草局 2025/9/28 15:02:58

 

9月24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云南海埂會堂舉行云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專場,介紹“十四五”期間云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劉桐 攝

劉桐 攝

接下來,一起看發布會上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云南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并不斷取得新進展。省委、省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全力筑牢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今天的七彩云南,從珠江源頭到洱海之濱,從怒江峽谷到金沙江畔,從茶鄉普洱到雨林西雙版納,從香格里拉到春城昆明,廣袤的云嶺大地,抬頭看到“天空藍”,俯首可見“碧水清”,放眼滿是“生態綠”,處處閃耀生態文明之光,展現綠色發展之美,處處彰顯云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美麗云南的堅實步伐。

昆明滇池海洪生態濕地。圖源:云南日報

昆明滇池海洪生態濕地。圖源:云南日報

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體現為“五個新”↓↓↓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實現新突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高位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等常態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形成了“保護為先、治污為重、擴綠為基、轉型為要、發展為本”的工作思路。“十四五”期間,出臺《云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規,累計完成180余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逐一修訂9個重點高原湖泊保護條例,制定入湖河道保護條例。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目標績效管理辦法等,將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納入全省綜合考評,形成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成效

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10個標志性戰役,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十四五”以來,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連續4年都超過98%,穩居全國前五(其中,2022年、2024年居全國第一)。細顆粒物濃度從2015年的2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4年的20.5微克/立方米,居全國前七。昆明市2024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9.73%,在全國省會城市和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2024年,納入國家考核的地表水斷面Ⅰ—Ⅲ類優良水體比例為93.6%、劣Ⅴ類水體比例為1%,分別優于國家下達任務2.5、1個百分點,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4項重點工程減排量指標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笆奈濉睍r期,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據統計,公眾對云南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8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2024年93.87%,高于全國平均滿意度的2.63個百分點;2025年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達到94.12%,為自2017年開展調查以來的最高值。同時,今年1—8月生態環境投訴舉報件較2020年同期下降36.13%。這兩組一升一降的數據反映出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生態保護修復水平得到新提升

構建“三屏兩帶六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完成11.35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亞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貢山、哀牢山國家公園候選區和西雙版納、昆明國家植物園候選園納入國家總體布局。建成國際重要濕地5個、國家重要濕地3個,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三和第四。

亞洲象。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供圖

亞洲象。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供圖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新標桿

率先出臺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發布省級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建成全國唯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生態品牌聞名于世。85%以上重點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配合生態環境部成功舉辦COP15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收獲了“昆明宣言”“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等重大成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稱贊大會非常成功,中國已經成為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全球領導者,云南、昆明已經成為全球生態文明的一個標桿。

綠色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初步形成“五區四帶三屏兩帶六廊多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系統構建“1 5 16 N”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為發展“明底線、劃邊框”。“十四五”以來,綠色能源裝機規模達1.5億千瓦、居全國第一。綠電裝機及發電量占比超過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46%,均居全國前列。綠色鋁、硅光伏產業產值均突破千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從無到有、迅速壯大,累計建成10個綠色低碳產業園區。茶葉、鮮切花、中藥材、核桃、咖啡、烤煙、天然橡膠等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第一,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數居全國第一,低碳產品認證證書數居全國第二?!奥镁釉颇稀背蔀橐环N新時尚,“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十四五”以來,云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推動能源、產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綠色轉型,綠色已經成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能源發展更加綠色化

持續鞏固和擴大綠電優勢,大力推進“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建設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十四五”以來,新增綠色能源裝機超6000萬千瓦,綠色能源裝機規模達1.5億千瓦、居全國第1位。綠色能源產業產值從2020年的不足3000億元增長到4000億元以上,成為云南產業“頂梁柱”。電力碳排放因子全國最低,綠電裝機及發電量占比超過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46%,均居全國前列?!拔麟姈|送”累計送電量超過2萬億千瓦時、居全國第1位,相當于為東部地區節約標準煤6.65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7.3億噸,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碳達峰碳中和作出積極貢獻。

產業發展更加綠色化

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云茶”“云花”“云果”“云藥”享譽國內外,2024年,全省咖啡產量占全國的95%,鮮切花產量位居世界第1、出口規模居全國第1位。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數量居全國第1,創建5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工業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綠電+先進制造業”新優勢持續放大,云南“綠色鋁谷”正在崛起,打造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載體,啟動建設15個省級零碳園區,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36家、綠色工業園區10個,培育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7家?,F代服務業快速發展,2024年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規模達1.4萬億元,積極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旅游業成為萬億級產業,“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叫響全國,“旅居云南”成為大IP、大市場、大生態。

易武茶山。勐臘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易武茶山。勐臘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交通運輸和城鄉建設發展更加綠色化

深度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交通,截至2024年底,全省公交車新能源車占比52%、出租汽車新能源車占比84.48%。積極建設美麗交通,建成綠美公路5.2萬公里、綠美機場16個、綠美鐵路客運站46個。大力探索交能融合,2個項目入選綠色低碳交通強國建設專項試點。入選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示范案例3個,國道219精品旅游線路——怒江美麗公路被授予“交旅融合發展示范路”。開展綠色建筑建設行動,建成節能建筑超2.6億平方米、綠色建筑超2.2億平方米。推進農村建設和用能低碳轉型,入選全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1個、全國低碳鄉村培育試點2個。實施城鄉綠化美化行動,累計新增綠化面積35.08萬畝、完成國土綠化營造林1200.27萬畝、完成植樹量4111.23萬株。

生產生活方式更加綠色化

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能水糧地礦材”一體化節約,能耗強度持續下降,入選國家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數居全國第5位、西部第1位。建設節水型社會,爭取到全國再生水利用試點3個。踐行“光盤行動”,推進糧食減損,積極開展反食品浪費宣傳。落實耕地保護,加強節約集約用地。穩步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其他固體廢物等六大類固體廢物處置行動,加快建設2個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重點城市、1個國家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5個國家“無廢城市”。綠色能源發展、COP15碳中和會議、嵩明楊林經開區打造低碳園區3個案例入選全國“雙碳”(低碳)案例。加快推進普洱市、澄江市、水富市、屏邊苗族自治縣等4個省級試點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持續開展全國生態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步,云南將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將綠色低碳全面轉型融入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全局,為推動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云南貢獻。

近年來,省水利廳(省河長辦)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河湖保護治理工作要求,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堅持“河長制必須一以貫之”,實施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一體推進“三治一改善”,強化河湖岸線空間管控。經過持續發力,全省六大水系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重點高原湖泊水質保持穩定向好,出境跨界斷面水質常年穩定保持優良,成功實現“一江清水出云南”。

有關情況如下↓↓↓

織密河湖長制“責任網”,堅決守護保護治理“壓艙石”

統籌引領高位推動。每年以省總河長令印發年度工作要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河湖長制工作。2021年起,9個重點高原湖泊省級湖長全部由省委常委擔任,統籌協調力度進一步加強。建立省、州(市)、縣三級督察制度,省政協、省人大領導每年帶隊開展河湖長制工作實地監督檢查,形成多方聯動的監督格局,著力打造“全流域共治、全要素管控、全主體參與”的河湖保護新格局。

體制機制全面完善。先后印發《關于“湖泊革命”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云南省加強河流管理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分別提出“湖泊革命”60條、“河流保護”50條具體措施,全面構建覆蓋河湖保護各領域的任務體系;同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河(湖)長制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九大高原湖泊監督檢查的意見》等機制文件,進一步健全完善責任閉環和監督考核體系。

聯防聯控“多點開花”。推動云貴川三省建立全國首個跨多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首創“條例 共同決定”立法形式,制定《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及云貴川3省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實現流域保護立法協同。協調四川省聯合建立瀘沽湖跨界河湖聯防聯控機制,并同步推進協同立法;推動珠江(云南段)5個州(市)簽訂補償協議。全省已建立跨界河湖聯防聯控機制84個,形成跨界河湖共治合力。

堅持系統治理“方法論”,持續擦亮高原明珠“生態色”

強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嚴格遵循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態“三治一改善”治湖思路,實行按月調度、壓茬推進機制,全力推進重點高原湖泊“三治一改善”224個項目建設,總投資398.8億元,從源頭破解湖泊生態治理難題,推動湖泊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嚴格流域“兩線”“三區”空間管控。完成重點高原湖泊湖濱生態紅線和湖泊生態黃線“兩線”劃定,從嚴制定生態保護核心區、生態保護緩沖區、綠色發展區“三區”管控30條措施,明確空間管控邊界與剛性要求。深入排查梳理生態保護核心區內保留事項、退出事項、需逐步退出的歷史遺留事項,以及生態保護緩沖區內逐步退出事項,形成4個事項清單共1685項,實行分類處置、從嚴管控、動態監管,堅決守住流域生態安全底線。

法規保障不斷加強。全面完成9個重點高原湖泊保護條例修訂,出臺《云南省重點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護條例》,有效構建“9 1”法規體系,為湖泊流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嚴把水域岸線“管控關”,堅決守護河湖安全“生命線”

河湖庫“清四亂”成效居全國前列。2021年以來,累計完成河湖庫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四亂”問題整改11250個,完成百色水利樞紐云南富寧庫區120萬平方米網箱養殖清理,有效恢復河湖庫自然功能。

重拳出擊整治非法采砂。建成全省河道采砂監管“一張圖”,信息化砂場建設實現“零的突破”。2021年以來查處非法采砂行為853起,嚴厲打擊非法采砂亂象。

嚴格涉河建設項目監管。嚴守涉河建設項目洪水影響評價受理、審查、許可“三道關口”,堅決不允許侵占河道行洪空間。

強化精細管理“硬支撐”,奮力繪就幸福河湖“新圖景”

提前完成河湖健康評價。提前一年完成1987條河流、30個湖泊的健康評價工作,通過“一河(湖)一檔”建立河湖健康綜合檔案,形成河湖健康“體檢報告”,精準破解“治哪里、怎么治”的核心難題。

大幅提升水資源監管能力。建成全省取用水管理信息平臺,實現與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規模以上取水計量設施接入率從不足30%大幅提升至99%,實現水資源監管精準化、高效化。

開展水權交易。積極探索水資源市場化配置路徑,推廣實施合同節水項目100個,完成水權交易2200單,數量均居全國前列,有效激發水資源節約保護的市場活力。

深入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十四五”以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28萬平方千米,全省水土保持率達到76%,較2021年增長1.2%,進一步筑牢河湖生態安全屏障。

突破性推進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成功完成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轉讓碳匯量11.56萬噸,轉讓金額381.48萬元,成為西南地區金額最大的水土保持項目碳普惠交易,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云南樣本”。

全力推進幸福河湖建設。茈碧湖全國幸福河湖試點項目已建成開放并通過水利部評估驗收。劍湖成功入選2025年全國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印發《云南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2025—2030年)》,為全省幸福河湖建設繪就新圖景。

下一步,省水利廳(省河長辦)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將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作為重要抓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全力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全省林草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始終以筑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為根本目標,科學開展生態修復和國土綠化工作,成效明顯,自國家啟動林長制考核以來,云南連續三年考核優秀,有效支撐了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綠美云南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生態修復系統治理呈現新格局

五年來,全省林草系統以云南“三屏兩帶六廊多點”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統籌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地理單元的連續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系統推進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一體化修復治理,積極實施天然林保護等一批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和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全面推行林長制,實現天然林資源全面保護,完善林草濕資源統一管護體系,形成生態修復系統治理新格局?!笆奈濉逼陂g,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資金超140億元,其中,中央120億元,省級20億元,完成造林978萬畝,森林質量提升779萬畝,草原生態修復863萬畝,退化濕地修復1.6萬畝,全省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云南綠色生態的本底更加厚實。全省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積極創建香格里拉、亞洲象等國家公園,截至目前,全省共劃建333處自然保護地,總面積546.3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4.26%,超過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以及絕大多數重要生態系統和自然遺跡得到有效保護。

脆弱區生態修復成效顯著

五年來,全省林草系統認真落實國家“雙重”規劃,積極探索“光伏提水 生態修復”“節水集水保水”等新治理技術,重點推進高原湖泊、重點生態屏障區、干熱河谷地區等生態脆弱區的林草生態修復,成效顯著?!笆奈濉逼陂g,實施了金沙江干熱河谷、滇西南巖溶區、滇東南和滇東北山地石漠化區生態修復保護等6個國家“雙重”項目,赤水河流域和紅河流域2個國土綠化示范項目,監測期內石漠化土地面積減少近960萬畝,實現了“讓石漠披綠、青山煥彩,以生態修復筑起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既定目標。

綠美云南建設扎實推進

五年來,全省林草系統積極參與云南省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一是初步構建全省苗木基地保障體系,公布300多個主要鄉土樹種、草種名錄;實施特色鄉土樹種保障性苗圃基地建設三年行動,苗木生產能力年均超10億株,為深入推進綠美云南行動提供堅實的苗木保障。二是綠美云南建設技術支撐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專家指導服務體系,制定印發綠化種植相關技術規程規范。三是義務植樹活動形式不斷豐富,尊重群眾意愿,統籌“種什么、誰來種、誰來管”等問題,探索由林草部門統一供苗、技術服務組駐村指導,村委會統一組織,以義務植樹形式發動群眾參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植樹和管護,實現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的鄉村綠化共謀、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理念深入人心,全省完成義務植樹4.8億株、參與人數1.2億人次。四是注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協同治理,科學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堅持把樹種在群眾身邊,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累計投入4.4億元、四旁植樹1607萬株、以株折畝32萬畝,全省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7.9%;投入5500萬元,對全省989棵古樹名木開展搶救復壯,讓遍布云南的古樹名木講述“古樹逢春,再展新顏”的故事。

林草碳匯能力持續增強

五年來,全省林草系統牢牢把握“固碳”和“增匯”兩個關鍵點,先后印發《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碳中和“十四五”行動方案》和《云南省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擴綠、護綠、提質協同發力,系統推進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建設。開展了11個主要樹種碳計量標準研究及生物量擴展因子測定,建立了云南省森林碳匯基礎數據庫,初步構建森林、草原生態系統計量監測體系。開展了全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匯資源摸底,啟動國家和省級林業碳匯試點工作,編制印發《云南綠化美化碳普惠方法學》和《云南省天然商品林保護碳普惠方法學》,指導各地探索林草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現區域性林業碳普惠交易247萬元,搭建的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寧碳惠”碳普惠機制成為全國探索林業碳匯發展模式的“新標桿”。

五年來,全省林草系統求真務實、穩中求進,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持下,全省生態修復和國土綠化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將科學制定云南林草“十五五”規劃,穩妥推進云南生態修復和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征程中持續發力,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云南林草新篇章。

發布會上還有這些精彩問答,一起來看。

云南省河長辦將如何推動《云南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2025—2030年)》的落實落地、引領各地建設更多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幸福河湖建設工作,2025年7月,省委書記王寧以第12號總河長令簽發《云南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對全省幸福河湖建設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下一步,省河長辦將緊緊圍繞“河安湖晏、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宜居宜業、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目標,從4個方面抓好工作落實:

全力推動實施幸福河湖六大建設行動。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結合實際,制定幸福河湖建設清單,扎實推進“安瀾河湖建設”“健康河湖建設”“清潔河湖建設”“綠美河湖建設”“文化河湖建設”“富民河湖建設”6個方面建設行動,共15項重點任務,力爭到2030年,建成幸福河湖170個,其中,省級幸福河湖70個,州(市)級100個。

積極拓寬投入渠道。會同省財政廳積極爭取國家幸福河湖建設項目,推動建立省級幸福河湖建設成效與河湖領域項目資金安排掛鉤機制,將河湖保護治理相關項目資金安排向建設成效好的州(市)予以傾斜。同時,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推動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將水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投資參與幸福河湖建設。

強化典型示范。省河長辦將加快制定省級幸福河湖評價標準,開展幸福河湖評估工作。同時,及時梳理總結各地幸福河湖建設經驗做法,加大宣傳幸福河湖優秀案例,促進各地互學互鑒、爭創典型。

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及時開展幸福河湖建設成效“回頭看”,探索建立河湖保護者受益、損壞者賠償的利益導向機制和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反哺河湖管護機制,持續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讓“河安湖晏、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宜居宜業、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可觀可觸可感。

“十四五”以來,云南省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十四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省政府分管領導定期專題研究,省生態環境廳緊盯重點目標任務,嚴格落實工作機制,按月調度分析主要目標任務進展,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概括起來,主要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持續深化藍天保衛戰。每年組織開展春夏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對空氣質量超標城市開展指導幫扶,精準查找問題并督促整改。扎實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武鋼集團昆明鋼鐵完成全流程改造,實現了云南鋼鐵行業全流程改造“零的突破”;火電行業14臺機組全部完成有組織改造。深入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和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治理攻堅戰。今年1—8月,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8.3%、居全國第一位,細顆粒物濃度為22.6微克/立方米、居全國第八位。

滇池一景。張成 攝

滇池一景。張成 攝

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一湖一策”加強重點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制定《云南省重點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護條例》,滇池、洱海等九個重點高原湖泊分別出臺保護條例,有效構建重點高原湖泊“9 1”法規體系。圍繞重點高原湖泊開展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垃圾及改善水生態的“三治一改善”重點項目扎實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緩沖線及生態保護核心區、緩沖區、綠色發展區的“兩線三區”分類施策,重點高原湖泊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加強長江、珠江、赤水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斷面水質100%達標,瀘沽湖(云南部分)、赤水河(云南段)、獨龍江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深入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污染治理和重度污染水體脫劣攻堅,全省41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杞麓湖水質由去年同期的劣Ⅴ類好轉為Ⅴ類。今年1—8月,全省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93.1%、較2020年提高10.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為0.5%、較2020年下降3.5個百分點。

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重點縣農用地污染成因排查,實施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重大工程,加快推進涉鎘污染源整治。深化用途變更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的“一住兩公”地塊聯動監管,從源頭上有效避免“未調先供”情況發生。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整縣試點,截至今年8月,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60.6%、較2020年提高33.6個百分點。扎實推進磷石膏綜合治理,今年1—8月,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89.88%、較2022年提高53.28個百分點。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云南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哪些成效?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云南省在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經營開發、保護補償、價值實現保障和推進等方面作了系列探索,取得階段性成效。

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取得新進展。正在編制《云南省生態產品目錄》,搭建了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業務系統與信息化管理平臺。

生態產品價值評價取得新突破。率先開展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特定地域單元2019—2021年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開創性建立生態資產存量和生態產品流量價值的雙核算體系,形成由核算報告、技術報告、方法庫、參數庫、應用建議等組成的“1 9 N”系列核算成果。組織“兩湖兩縣”和玉溪市開展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總值核算。

生態產品經營開發取得新成效。大力發展“生態 產品”“生態 研學”“生態 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千家寨爺號”助力生態茶價格提升15%—100%。建成全省首個場景式普洱茶品質區塊鏈追溯平臺,制定普洱茶10項標準和咖啡6項地方標準,成為全國首個普洱咖啡地理標志產品的國家標準。

生態產品保護補償取得新成果。完善縱向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進一步突出生態紅線測算比重,將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作為測算因素,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支持力度。加快推動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改革,赤水河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有效運行,珠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穩妥推進,滇池等重點湖泊實施河湖聯動生態補償。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保障模式探索推進。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考核機制,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作為監管指標納入全省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普洱市研究建立《普洱市綠色經濟與生態產品總值核算綜合考評技術規范》,綠色經濟和生態產品總值考核陸續開展。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富滇銀行依托香格里拉水電資源盤活碳排放配額資產,發放云南首筆1000萬元的碳排放權質押貸款;曲靖市馬龍區水土保持項目成功進行碳匯交易,是全國首次有個人自愿購買水土保持碳匯。

撫仙湖孤山島。徐萬林 攝

撫仙湖孤山島。徐萬林 攝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進機制有序構建。連續三年征集印發3批20個云南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其中《撫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案例》《元陽縣阿者科村發展生態旅游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案例》《西疇縣石漠化綜合治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等3個案例入選自然資源部典型案例集。寧洱縣成為2022年國家林業碳匯試點縣。

林草部門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引導公眾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

“十四五”以來,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堅持以全民義務植樹和探索林草碳普惠實踐為抓手,推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具體措施包括:

大力開展義務植樹。一是堅持各級領導帶頭示范。通過組織各級黨政軍領導干部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以上率下、以身作則,發揮示范,向全社會傳遞了“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的綠色理念?!笆奈濉逼陂g,省委、省政府領導每一年都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各地各級黨政部門領導均組織了不同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二是創新植樹盡責形式。采取實地盡責和網絡盡責兩種形式,推出公眾勞動、捐資盡責等系列活動,推動“互聯網 全民義務植樹”,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使更多社會公眾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與綠化美化行動?!笆奈濉逼陂g,共發布公眾勞動盡責活動636場,開展定向人群盡責活動2757場,捐資盡責項目44個、募集資金超1000萬元,全省1.2億人次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完成義務植樹4.8億株。

探索林草碳普惠實踐。充分利用云南豐富的林草碳匯資源,在全省1個州(市)、12個縣(市、區)啟動實施了國家和省級碳匯試點,建立碳普惠機制、發行碳票,打造社會資本參與林草資源培育和保護、零碳產品等創新惠民模式,碳匯 金融、碳匯 旅游、碳匯 生態司法、大型活動碳中和、零碳產品(碳標簽)、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碳匯損失補償等運用場景取得了一些突破,區域性林業碳普惠交易突破247萬元,僅寧洱縣就實現碳匯交易100筆,交易量7682噸,交易金額27萬元,帶動210戶農民增收。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創新開發光伏電站 林業碳普惠案例入選2025年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通過試點實踐,初步探索了社會、企業與農戶多方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加強“雙碳”人才隊伍培養和教育,提升公眾“雙碳”意識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下一步,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將進一步完善義務植樹盡責機制、拓寬義務植樹參與渠道,并與林草碳普惠機制相銜接,切實提高群眾參與度,增強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為云南筑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云南省在河道采砂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每年在省總河長令中對全年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作出具體安排部署。省水利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按照“保護優先、科學規劃、規范許可、有效監管、確保安全”的原則,持續推動河道采砂管理規范有序,切實維護河湖健康生命。近年來,重點抓好3個方面的工作:

完善制度建設,強化“無序開采”的頂層約束。每年印發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要點,明確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組織編制了《疏浚砂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編制提綱》,持續規范疏浚砂綜合利用管理。對六大水系干流及跨州(市)河道采砂規劃進行提級審查,同時明確采砂年度實施方案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

強化監督管理,打造“不能亂采”的智慧天網。研發了云南省河道采砂管理系統,集成了采砂規劃、采砂許可、采砂年度實施方案及采運單等數據,形成采砂監管“一張圖”。大力推進河道采砂信息化建設,累計建成信息化采區96個,通過安裝計重設施、監控設備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印發《小、散砂場簡易信息化建設方案》,探索信息化監管新模式。全面落實電子采運單管理制度,強化砂石開采、儲存、運輸、過駁、銷售等全過程監管,累計開具電子采運單及轉錄紙質采運單2.8萬單。

深化部門協作,構建“協同作戰”的管理格局。持續深化“河湖長+警長”協作機制,聯合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建立了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機制,開展專項行動,對非法采砂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聯合掛牌督辦重點采砂案件4起。

通過上述措施,云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制度層面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河道采砂活動得到進一步規范。二是非法采砂活動得到根本性遏制,涉砂糾紛和投訴大幅下降。三是河道采砂管理部門協作實現全方位加強,監管合力全面提升。

下一步,省水利廳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持續抓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筑牢河道生態屏障,切實守護江河安瀾。

COP15作為碳中和會議進入了全國的“雙碳”典型案例,這么大型的會議怎樣實現碳中和?

云南省積極貫徹落實COP15綠色辦會理念,把實施COP15碳中和放到展示中國腳踏實地落實碳中和目標的高度,以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責任擔當,通過4方面有力舉措,打造了零碳會議,為全國乃至世界大型活動碳中和提供了示范樣本。

制定行動綱領。根據聯合國和中國政府對《東道國協議(草案)》的履約要求,依據《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高質量編制了《COP15碳中和計劃》,從綠色會場、綠色交通、綠色住宿、綠色宣傳等方面優化提出了25項減碳措施。

全面測算碳排放底數。根據計劃明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邊界,全面梳理了大會的主要排放源,先期預判和評估了大會將產生23962噸二氧化碳,提前算好了“碳賬”。

全流程深挖碳減排潛力。聚焦會議主要碳源,全流程梳理碳排放過程,找出有效可行的碳排放控制措施,如選用356輛新能源車輛作為保障車輛,減少塑料使用等,實現減排4310噸。

全方位保障碳排放抵消。參照《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碳匯項目造林技術規定(試行)》等6項技術標準及規程,實施碳匯造林項目,在昆明市東川區實施人工造林36073畝,并根據實效檢測產生碳匯量24427噸二氧化碳當量,實現了碳匯量抵消大會排放量的目標。

COP15大會后,發布了COP15碳中和公開聲明,高度透明公布了詳細內容和數據,不僅為全國碳達峰碳中和作出了貢獻,也向中外嘉賓傳播了綠色低碳理念,更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決心和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十四五”期間,林草部門在生態修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請簡要介紹省級林草部門在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確保實施成效?

為確保在生態修復方面取得實效,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聚焦事前、事中、事后,分別從項目用地、技術規范、苗木和監管等5方面持續發力,確保項目成效。

強化項目資金保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支持,一是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十四五”期間,爭取到國家“雙重”6個項目,赤水河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紅河流域國土綠化示范項目以及其他中央財政生態修復項目,累計爭取資金超百億元、遠超“十三五”。二是爭取省級財政支持,2025年首次啟動省級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建設,統籌下達3.6億元,首批支持麗江、昆明、楚雄三個州(市)開展流域綜合生態系統治理;統籌下達4.4億元,支持各地啟動四旁植樹項目,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建設。

強化用地保障。一是會同自然資源部門先后開展了造林綠化空間、退化林本底評估、林草濕荒普查等工作,合理確定生態修復空間,確保用地合規性;二是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適宜造林種草地塊實施人工造林、種草,對郁閉度高的林分開展中幼林撫育,對生長緩慢、質量不高的低效、退化林,實施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復。

強化技術保障。一是印發《云南省城鄉綠化美化植樹指南》等技術規范,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保障。二是加大技術指導服務,建立省級、州(市)、縣(市、區)三級專家指導服務體系,成立263名專家組成的19個林草專家指導團隊,年均開展技術指導3000余次。

強化苗木保障。一是出臺《云南省特色鄉土樹種保障性苗圃基地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制定苗木培育技術標準18項,建成以19個省級特色鄉土樹種保障性苗圃基地為主,社會苗圃為輔的苗木生產供應保障格局,全省培育綠化苗木900余個品種、年均苗木生產能力超10億株。二是加大苗木良種選育和使用力度,“十四五”期間審認定良種369個;項目實施一律要求良種壯苗,財政投資項目有良種的一律要求使用良種,良種使用率超75%。

強化項目管理。一是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先后印發了《云南省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云南省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驗收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二是對“雙重”等重大項目實行省級專家審查、審批,科學論證技術措施,嚴格審批程序。三是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確保項目施工合法合規。四是嚴格按照國家《國土綠化項目落地上圖管理規定》,對生態修復項目實行完成情況進行“落地上圖”,實現精細化管理。五是科學評價項目成效,在項目實施完成后,省級每年組織開展造林綠化成效評價,客觀分析項目實施情況,確保生態修復和造林綠化項目的建設成效。

近年來云南采取了哪些措施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是云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寶貴財富。近年來,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可以歸納為幾個關鍵詞,那就是“率先”“保護”“利用”和“影響”。

先行先試。建成國內物種最豐富、專類園區最多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在全國率先出臺生物多樣性法規——《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率先建立中國第一個農民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高黎貢山農民生物多樣性協會;率先提出極小種群物種概念并開展拯救性保護工作;率先開展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試點、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等;率先發布省級生物多樣性白皮書、生物物種名錄、物種紅色名錄、生態系統名錄、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等。

高黎貢山。杜曉紅 攝

高黎貢山。杜曉紅 攝

做好保護。實施并定期調度《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及其108項重點任務責任清單。出臺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可持續利用指引、加強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工作意見、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動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新格局。加快構建以亞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貢山、哀牢山等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新體系,積極推動西雙版納國家植物園、昆明國家植物園創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日趨完善。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域均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建設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基礎更加牢固。

可持續利用。從云花到云茶,從云果到各類云品,持續推進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景觀,發布了7條生態旅游精品線路,“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吸引著八方游客。綠水青山的“高顏值”在逐步轉變為金山銀山的“高價值”。獨龍江獨龍族依托生物多樣性資源,走出了一條“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山美水美人致富”的新路子,“獨龍江鄉推進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等5個案例先后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典型案例,歷年累計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二位。結合美麗云南建設、推動旅居云南相關工作,積極推進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建設。同時,在全國首先試點推動5個生物多樣性和社區多樣化協調發展示范工程項目實施,積極開展“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護措施”項目試點,為全國挖掘云南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潛力。

提升影響力。圓滿舉辦COP15,向世界展現了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實踐及豐碩成果,收獲了“昆明宣言”“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等重大成果。亞洲象的北上南歸之旅溫暖了全世界,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物多樣性畫卷已成為云南的一張亮麗名片。“扶荔宮”和寶豐濕地充分展示了云南風采,昆明市榮獲首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成功加入“國際自然城市”平臺。繼COP15之后,成功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主場活動,COP15主席國領導作用持續發揮。今年5月,首次在中國舉辦的國際農業生物多樣性大會在昆明召開,為全球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貢獻了“云南方案”。

閱讀 8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欧美一进一出视频_亚洲深夜激情_亚洲免费大片_久久人人爽人人爽_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_欧美黑人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欧美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_欧美大片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粉嫩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在线观看欧美成人_国产视频亚洲精品_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_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_亚洲激情影视_亚洲校园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在线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av一区|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福利电影| 亚洲肉体裸体xxxx137|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一本综合久久| 99综合电影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香蕉|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1区2区3区|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 久久激情五月婷婷|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99热| 伊人成年综合电影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午夜| 亚洲电影第三页| 亚洲欧美成人网|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成人| 国产欧美大片|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欧美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 亚洲视频网在线直播| 91久久黄色| 亚洲影视综合| 性一交一乱一区二区洋洋av|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100| 欧美呦呦网站|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久久久蜜臀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aaaa|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午夜| 在线观看欧美|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久久久精品午夜少妇|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看亚洲片|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日韩亚洲国产欧美| 亚洲一区激情|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电话系列|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日韩免费看| 久久大综合网|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视屏| 免费成人毛片|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久久久久久欧美| 国产精品毛片高清在线完整版|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欧美在线免费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成人鲁鲁鲁鲁鲁视频|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视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久久成人18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日韩在线|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91|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网站|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免费成人av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国产| 久久色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不卡| 亚洲高清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在线| 精品成人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福利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三区| 中日韩美女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网站| 99国产麻豆精品| 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黄网| 每日更新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 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黑人| 麻豆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果冻传媒|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亚洲网友自拍| 欧美午夜在线一二页| 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欧美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黑人|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综合|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自拍亚洲| 欧美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欧美丝祙| 乱中年女人伦av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欧美三级视频| 亚洲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激情文学综合丁香| 亚洲国产高潮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不卡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欧美另类videos死尸|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官网| 国产精品海角社区在线观看| 亚洲狼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视频一区| 99riav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乱人伦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gif|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大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抢先版结局| 午夜免费电影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激情| 久久狠狠婷婷| 国产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欧美日韩国产色视频| 欧美ab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777色婷婷|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资源|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搞黄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日韩午夜av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道本一区二区| 玖玖玖免费嫩草在线影院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