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itechdaily.com/only-3-years-left-scientists-warn-earths-1-5c-carbon-budget-is-almost-gone/
全球氣候系統正在加速駛向一個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利茲大學最新發布的《全球氣候變化指標》報告顯示,按照當前的排放速度,地球將在三年多的時間內耗盡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剩余碳預算。這一警告標志著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窗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關閉。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初,全球剩余的碳預算僅為1300億噸二氧化碳。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不立即采取激進的減排措施,全球升溫可能在不到九年的時間內達到1.6°C或1.7°C的危險閾值。這些數字背后代表著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以及生態系統崩潰等災難性后果的迫近。
人類活動主導的升溫加速
利茲大學普里斯特利氣候未來中心主任皮爾斯·福斯特教授在解釋這一嚴峻形勢時指出:"我們第三版年度《全球氣候變化指標》顯示,變暖水平和變暖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持續創紀錄的溫室氣體排放意味著我們中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遭受不安全的氣候影響。"
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地表溫度預計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2°C,其中1.36°C的升溫直接歸因于人類活動。這一發現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在2015年至2024年這十年間,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1.24°C,而其中1.22°C完全由人類活動造成。換言之,過去十年觀測到的幾乎所有升溫都是人為因素的直接結果。
這種人為驅動的升溫速度正在加速。研究顯示,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變暖速度以每十年約0.27°C的幅度遞增,這一速度比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水平大約翻了一番。更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十年的升溫幅度比前一個十年高出0.31°C,顯示出氣候系統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能量失衡。
溫室氣體排放的持續增長是這一危機的根本驅動力。過去十年,人類活動每年向大氣排放約5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和森林砍伐。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受到嚴重沖擊的國際航空業,其排放量也已在2024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排放負擔。
海洋系統的劇烈變化
氣候變化的影響遠不止于大氣溫度的升高。海洋作為地球氣候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正在承受巨大的壓力。墨卡托海洋國際公司海洋科學政策高級顧問卡琳娜·馮·舒克曼博士指出:"海洋儲存了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約91%的過剩熱量,這導致了海洋變暖。海水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加劇,并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及其賴以生存的社區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2024年,全球海洋溫度創下歷史新高,這一趨勢直接推動了海平面的加速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4年間,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約26毫米,這一速度是20世紀初以來長期上升速度的兩倍多。自1900年以來,全球平均海平面已累計上升約228毫米。
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研究負責人艾梅·斯蘭根博士強調了這一變化的嚴重性:"這個看似很小的數字卻對低洼沿海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使風暴潮更具破壞性,并造成更嚴重的海岸侵蝕,對人類和沿海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知道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相對較慢,這意味著我們已經鎖定了未來幾年乃至幾十年海平面將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1.5°C目標的最后機會
《巴黎協定》設定的1.5°C升溫限制目標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單一年份的升溫達到1.5°C并不意味著違反了這一協定——因為協定要求的是數十年的平均升溫水平,但當前的趨勢表明,這一關鍵閾值的突破可能比預期更早到來。
格蘭瑟姆研究所研究主任、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環境政策中心氣候科學與政策教授喬里·羅杰爾教授警告說:"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時間窗口正在迅速關閉。全球變暖已經影響到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升溫的每一點細微增加都至關重要,會導致更頻繁、更劇烈的極端天氣事件。"
研究團隊的分析涉及60多位國際科學家,將監測范圍擴大到十個關鍵氣候指標,包括海平面上升和全球陸地降水等新增指標。這些數據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地球氣候系統狀況的最新、最全面的視角。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陸地極端溫度的變化。2015年至2024年間,陸地平均最高氣溫上升了1.9°C,遠高于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的升幅。這種不均衡的升溫模式導致了更頻繁和更嚴重的熱浪、干旱和野火,對農業生產、水資源管理和人類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研究還顯示,地球能量不平衡正在加劇。過剩熱量在地球系統中的積累速度正在加快,這種能量失衡推動著氣候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快速變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海洋變暖、冰川融化和永久凍土融化。
面對這些嚴峻的數據,科學家們強調,只有當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凈零時,氣候變化的影響才會停止惡化。然而,當前的政策和行動步伐遠未跟上應對日益加劇影響所需的速度。
這份報告不僅是對當前氣候危機嚴重性的警告,更是對全球社會的緊急呼吁。在僅剩三年的碳預算面前,人類必須立即采取前所未有的減排行動,否則將面臨氣候系統不可逆轉的臨界點突破,其后果將影響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來。
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