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是我國山核桃主產區之一,享有“中國山核桃之鄉”的美譽。寧國山核桃粒大殼薄,籽粒均勻,核仁肥厚,經傳統工藝加工后,果仁清脆可口。2005年3月,寧國山核桃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寧國市依托退耕還林建成國內首個國家級山核桃生物產業基地,建成3個千畝以上現代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每年開展技術培訓班20期,培訓林農1000余人次,選育山核桃良種5個。目前,全市依托退耕還林累計營造山核桃7502畝,現已全部成林進入盛果期,每年每畝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僅此一項每年可為退耕農戶增收3000多萬元。
寧國市在退耕還山核桃的同時,提倡“山核桃+茶葉”“山核桃+筍用竹”“山核桃+藥材”等立體經營模式,提倡塊狀混交造林。其中,“山核桃+寧前胡”是寧國市打造出的一項獨具特色的立體模式。
除了山核桃,寧國也是“中國前胡之鄉”,以盛產優質白花前胡而著名,中醫界習稱為“寧前胡”。寧國根據山核桃和寧前胡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按照“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立體種植,復合經營”的模式,通過寧前胡種植,改良退耕地的土地條件,利用山核桃樹冠,為寧前胡遮陰,提高寧前胡品質。這一模式既充分利用退耕地的光照、水熱資源,提高地表植被蓋度,有效減少地表徑流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退耕地的短期收入,又促進了山核桃的生長,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
在寧國市胡樂鎮竹川村,先后實施的1100畝退耕還林地已全部栽種山核桃。林下種植寧前胡810余畝,受益人數1100人,畝均增收550元。為減少勞動成本,該村積極與安徽農業大學開展農機項目合作,建立120畝全程機械化種植基地,邀請專家教授進行全程指導,用科技支撐立體模式發展。
依托退耕還林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配套工程等一系列項目實施,大批林農通過山核桃立體經營模式脫貧致富。如今走在寧國的山區,道路兩旁的行道樹整齊挺拔,河流兩岸的翠竹青翠柔婉,山間地頭的山核桃林孕育著新的希望。(溫雅莉 張金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