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俯瞰陽東大地,一座座綠意相連的公園、古樹鄉村里一棵棵參天大樹、壽長河邊一片片蜿蜒綿長的紅樹林……
近年來,陽江市陽東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定不移走“宜居立區”之路,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該區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目前,全區林地面積約122萬畝,森林覆蓋率53.6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近31平方米。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幸福場景逐漸成為陽東人生活的日常。
在此基礎上,全區統籌做好愛綠、植綠、興綠、護綠工作,持續推進綠美陽東生態建設,以綠美陽東賦能“百千萬工程”,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愛綠
建好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走進廣東陽東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壽長河濕地公園”),廣袤的紅樹林順著蜿蜒的河道連片分布,繪就一條生機盎然的綠帶。傍晚時分漫步于觀景棧道,近處的濕地、河流和遠處的青山、夕陽盡收眼底,勾勒出一幅山水自然的唯美畫卷。
作為我省首個“國字號”河流型濕地公園,壽長河濕地公園總面積423.91公頃,濕地面積415.47公頃,濕地率98.01%,紅樹林面積140.45公頃。這里動植物資源豐富,為超過550種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天然優選的棲息地。
近年來,陽東區持續對壽長河濕地公園進行質量提升,一體推進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紅樹林修復種植、科普宣教和科研監測等工作,將其打造為集自然景觀、紅樹林科普教育、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
“示范點建設周期為2年,計劃在今年底建成廣東陽東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自然保護示范點?!标枛|區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紅樹林撫育、申報省級自然教育基地,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建設“粵書吧”等,壽長河濕地公園示范點正全面提升其生態功能和人文價值,成為陽東乃至陽江市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
以壽長河濕地公園為縮影,陽東區綠色家底厚實,生態環境優越。全區林地面積122萬畝,森林覆蓋率53.6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接近31平方米。擁有縣級以上自然保護地10個,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建成鎮森林公園6個,獲批綠美生態型森林小鎮1個、國家森林鄉村5條、省級森林鄉村7條。
為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深入推進綠美生態建設的工作部署,陽東區成立綠美陽東生態建設工作專班,積極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落地見效。
陽東區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區將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特色產業,打造“一核、一帶、兩區”為主體的互聯互通綠美生態格局。
2023年,全區完成低質低效林改造5300畝、封山育林5500畝、新造林撫育超1萬畝、森林撫育超1.4萬畝;引導社會造林3800畝,社會森林撫育近2萬畝;全區已建檔古樹名木共312株,其中一級古樹4株。
著眼未來,預計2024年底陽東將新營造紅樹林1500畝。2027年底,全區完成林分優化提升10萬畝、森林撫育提升17萬畝,建設森林鎮村37個。
到2035年,全區完成林分優化提升16萬畝、森林撫育提升44萬畝,混交林比例達到70%以上。
屆時,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將成為陽東秀美山川的鮮明底色;天藍、山綠、水清、土凈的優質生態環境將成為陽東的常態。
植綠
高位推進 掀起全民植樹熱潮
推進綠美陽東生態建設,“植綠”“添綠”是關鍵。當前,綠美陽東生態建設和鄉村綠化工作,已成為全區上下合力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區持續掀起全民植樹新熱潮。
1月底,陽東召開綠美陽東生態建設暨鄉村綠化工作推進會,對全區推進綠美陽東生態建設和鄉村綠化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會議通過線上平臺開至鎮村。
2月初,該區首次以植樹形式開展“迎新春、添新綠、樹新風”春節團拜主題行動,區四套班子成員、社會各界人士等250余人,在那龍河畔種植苗木500株。
龍年春節前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發揚“四下基層”工作作風,帶頭到鎮村開展宣傳發動、認捐認種認養、義務植樹活動,身體力行為全區黨員群眾作表率,并指導各鎮各單位營建“黨員林”“同心林”“人才林”等主題林33個。
陽東區、鎮兩級迅速成立黨建引領鄉村綠化工作專班(以下簡稱“工作專班”),通過組織專班工作人員開展實地調研,摸清摸實全區鎮村“四旁”“五邊”可綠化面積、綠化長度,推動鎮、村完成綠化示意圖。與此同時,工作專班一方面緊盯全區鄉村綠化計劃目標任務,對鄉村綠化工作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另一方面舉辦鄉村綠化示范班,發動陽江籍有關林學專業的在校師生深入農村一線,幫助優化“綠美規劃圖”,為鄉村綠化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陽東區委組織部印發方案,細化16項工作措施,組織全區91個機關黨組織、198個“兩新”組織黨組織深入“三共建”結對的行政村開展植樹活動。并結合專項行動,發動各級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鄉賢等團體共籌措社會資金超450萬元支持綠化工作。
全區11個鎮積極響應號召,接連召開鄉村綠化工作推進會,對下轄行政村開展全覆蓋走訪調研,結合村實際做好綠植規劃,發動黨建共建單位、社會組織、鄉賢與志愿者等共同開展植綠行動,示范帶動鎮黨員干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員、基層黨員群眾迅速投入到鄉村綠化工作中去。
今年以來,一場將綠美陽東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全區上下共同參與的綠化植樹活動在陽東大地火熱進行。
據工作專班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4月份,全區157個行政村和2個涉農社區均已制作綠化示意圖,已植樹超6.1萬株,超額完成春節前計劃植樹數,完成率達144.5%。全區通過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在各媒體平臺宣傳等途徑,發動7000多名農村黨員、超1.1萬名群眾、5500名鄉賢積極參與鄉村綠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東平鎮、紅豐鎮以“植樹換積分,積分換獎勵”引導群眾自覺管護林木的“積分制+鄉村綠化”模式,受到省“百千萬工程”指揮辦肯定,向全省各地推介該做法。
興綠
推進林業和林下經濟協同發展
進入4月,大八鎮的益智果陸續成熟。4月—5月間成熟的果子可制成干果、蜜餞等食品,銷往全國各地。6月底或7月初成熟的果子,可作為藥材使用。“今年5月的益智果收購價達到7元每公斤?!毙论泶宕迕窭羁缀聘嬖V記者,他家從祖輩傳下來的益智林大約有300畝,畝產在150斤左右?!邦A計7月作為藥用的益智果,收購價更高,每公斤可達12元至14元?!崩羁缀菩χf。
在大八鎮,像李孔浩這樣的村民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共種植1.2萬畝益智,是廣東省最大的益智種植、加工基地,被譽為“中國果用益智之鄉”。“大八益智”也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得益于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大八益智具有皮薄汁多、肉厚渣少、辛辣適中等特點,頗受市場青睞,已成為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沒有林木就沒有好的益智果?!崩羁缀普f,大八益智的品質是由水源、土壤、氣候決定的,林木和益智是共生關系。益智一方面需要森林來涵養水源和土壤,另一方面需要透光性好的小葉樹木幫助其遮陽透陽,實現六成蔭蔽、四成陽光的最佳狀態。
可見,保護好森林,維護好生態系統,對于經濟林生長有著重要作用。
走進塘坪鎮油茶培育基地,漫山遍野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場景。據塘坪鎮黨委書記劉昌汝介紹,該基地面積1000畝,目前已栽種的油茶苗培育年份超過3年,再過3至4年便能掛果,到那時這片疏林地,將變成助力鄉村振興的“聚寶盆”。
在陽江市百盛園實業有限公司,種著3400多畝珍貴樹木。公司負責人林國雄說,公司從2008年開始種植珍貴樹木,并在林下種植藥材等經濟作物,到現在已經10多年了,實現經濟、生態和學術價值多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像這樣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綠量”的案例,陽東還有很多。
近年來,陽東堅持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并舉,統籌綠色布局,扎實做好“興綠”文章。一方面大力發展林業經濟。鼓勵群眾因地制宜多種材質優良、生長適應性強、生態效益好的鄉土闊葉樹種,多種既有較高生態效益又有較高經濟效益的“搖錢樹”,壯大“綠色生態經濟”;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重點推動經濟林果、中藥材、花卉苗木、竹子、油茶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努力打造一批林業龍頭企業、示范基地、產業園區,做大做強綠色富民產業。
從各鎮實際出發,在東北部的大八、塘坪、那龍等鎮,重點發展益智、砂仁、涼粉草、牛大力等南藥產業和油茶、竹子產業;中南部的合山、北慣、紅豐、大溝、雅韶等鎮重點發展荔枝、龍眼、柑橘等傳統水果產業和花卉苗木產業;南部的東平、新洲等鎮重點打造更多環境優美的山水生態景點,發展高品質森林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產業,著力打造生態旅游經濟帶。
護綠
保護古樹名木 喚起綠美鄉愁
在陽東區大溝鎮有一條綠美古樹鄉村——高洞村。該村古樹主要有樟樹和見血封喉。其中樟樹有26棵,最大樹齡為210年;見血封喉有7棵,最大樹齡為200年。
古樹環抱、綠樹成蔭的高洞村被評為“陽江市十大最美森林鄉村”。據悉,該村村民很早就對古樹名木有較好的保護意識,在古樹樹干上標上記號,以防古樹名木被盜采和破壞。
走近樹下,崢嶸古木清晰可見,粗壯挺拔的樹干鐫刻著歲月的痕跡。視線往下移則可以看到,旁邊立著一塊牌子,牌子上標明古樹的名稱、科屬、編號、樹齡等信息。
“建檔立卡是保護古樹的常規操作了?!标枛|區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區登記建檔的312株古樹名木,已形成臺賬并全部掛牌。為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該區還聘請專家組對古樹名木開展保護、復壯工作;為部分古樹名木安裝監控、購買商業保險等,讓其得到有效救治。此外,陽東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古樹名木權屬情況,落實古樹名木管護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將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落到實處,讓每一棵古樹都“老有所依”。
依托這些古樹名木,高洞村于2019年便開始綠美古樹鄉村建設,2020年完工。建成后的古樹鄉村有入口標志、休閑廣場、景觀亭子、特色樹池等配套設施,打造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塘坪鎮北甘村,一棵棵古荔枝樹在陽光下自由伸展,枝丫間光影交錯。初夏時節,行走在北甘村古樹公園,不僅能一品荔枝的甘甜、美味,還能與千年荔枝母樹來一次浪漫的邂逅……
據了解,陽東區已建成綠美古樹鄉村6條,古樹公園4個。公園建成以來,游人慕名而至,不僅留住了鄉愁,還進一步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業發展。
綠美建設離不開長效維護。在陽東,像保護古樹名木一樣的“護綠行動”已蔚然成風。全區通過組建“護綠”志愿先鋒隊、全面落實林長制、實施網格化管護機制等,凝聚起植樹綠化、管理養護的強大力量。
目前,陽東已全面建成區、鎮、村三級林長組織體系,全區各級林長近1200人,落實護林員近200人,監管員200余人,2023年累計開展巡林5866人次。完善林長制部門協作機制,制定林業生態保護發展相關部門間的協作制度,“一林一警”的管護格局已全面構建。
不僅如此,該區還著力營造全社會參與綠美生態建設的濃厚氛圍,加大綠美生態建設宣傳力度,讓綠美生態理念真正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引導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綠美陽東生態建設中來。
踏上新征程,陽東生態發展面臨新的更高要求。接下來,當地將全面打造“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質城鄉綠美生態環境,構建綠美陽東生態建設新格局,切實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貢獻陽東力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