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廣州戶外“消失”40多年的紅領綠鸚鵡現身海珠濕地。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廣州海珠濕地舉辦了一場以“逐新提質 聚勢綠美”為主題的活動。從活動上獲悉,科研監測人員近來在海珠濕地新發現了領雀嘴鵯,加上回歸的紅領綠鸚鵡,海珠濕地鳥類記錄已增至200種。
生態好引來群鳥棲。來自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胡慧建表明:“海珠濕地維護效果眾所周知。這些美麗的‘樹棲精靈’的到來,表明跟著海珠濕地植被的不斷改進,水陸交融共生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紅領綠鸚鵡曾經在珠江三角洲上空隨處可見。因為身形美麗、觀賞價值高,紅領綠鸚鵡曾一度遭到人類的違法捕獵,加上棲息地破壞等原因,紅領綠鸚鵡的戶外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廣州市自1980年后一直未見紅領綠鸚鵡的戶外活動記錄。
紅領綠鸚鵡在戶外主要休息于森林中,以榕果、木棉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海珠濕地豐厚的垛基果林生境資源能為紅領綠鸚鵡供給充足的食物和休息環境。紅領綠鸚鵡回歸,有助于提高廣州生態系統穩定性,為后續其他本鄉野生動物的康復積累名貴經驗。
作為世界超大城市中心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態綠核,海珠濕地在生態、科研、人文、區位等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長期以來,海珠濕地大力推進綠美海珠生態建設,緊抓海珠濕地品質提升和周邊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生態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休閑游憩等生態價值日益顯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越來越多的市民游客享受到家門口的綠色生態福祉。
今年以來,海珠濕地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立足高質量發展大局,圍繞高站位規劃、高質量綠美、高水平保護、高效益利用、高精細管理、高層次科研、高水準宣教、高價值圈層、高素質隊伍、高標準紀律十個方面,科學謀劃、深入實施“十項提升工程”,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樣板。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