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球實施及推廣“人與生物圈計劃”最重要工具
由中國科學院與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承辦、主題為“塑造人與自然可持續的未來”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9月22日在杭州開幕,這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首次在亞洲舉辦,頗受關注。
9月22日,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在浙江杭州開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在開幕式上致辭。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記者從會上獲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1年發起一項政府間大型科學計劃“人與生物圈計劃”(MAB),1976年設立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經過近50年的發展,目前,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已成為全球實施及推廣“人與生物圈計劃”最重要的工具。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WCBR)則是“人與生物圈計劃”領域中地域覆蓋面最廣、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會議,約10年舉辦一屆。
為何發起“人與生物圈計劃”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球日益嚴峻的資源與環境危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1968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主辦第一屆“生物圈大會”。在此基礎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1年發起一項政府間大型科學計劃“人與生物圈計劃”,旨在通過跨學科研究、培訓、監測和教育等方式,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使人類既能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又能改善自身生計,并發展出適宜于各國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可持續的新型經濟增長方式。
“人與生物圈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文化多樣性保護和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的第一個旗艦項目。到2025年,“人與生物圈計劃”已走過54年發展歷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存續時間最長的政府間大型科學計劃之一。
什么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人與生物圈計劃”發起之初共確定14個面向全球的研究領域,涵蓋森林、草原、濕地、山地與凍原、島嶼、干旱及半干旱區、城市系統、大型工程、環境污染、化肥使用和病蟲害防治、自然區域及其蘊藏的遺傳種質資源保護等,以辨識和研究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及生物圈的反饋。隨后50多年間,“人與生物圈計劃”已衍生數千個規模不等且主題多樣的研究、實踐和示范項目。其中“自然區域及其蘊藏的遺傳種質資源保護”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此在1976年設立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經過近50年的發展,目前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已成為全球實施及推廣“人與生物圈計劃”最重要的工具,其功能定位進一步強調對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據此,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當前可理解為:一國在其主權范圍內申請并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特定類型陸地、海洋或濱海生態系統代表性區域,便于采用多學科融合的方法,深入理解社會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變化和相互作用,并采取科學理智的行動,以預防人-地沖突,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生態過程及與之相關的文化多樣性,促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網絡化
當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護區1976年誕生后,“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隨即組建,以滿足各保護區在知識分享、經驗交流、能力建設與項目合作等方面的共性需求。截至2024年9月,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包含分布于136個國家的759個世界生物保護區(其中25個跨國境),總面積約766.7萬平方公里,覆蓋約3億人口。
9月22日,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在浙江杭州開幕,部分參會外賓代表合影。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為進一步聚焦相關國際合作,強化在生態環境、地緣及文化上具有相似性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成立非洲、阿拉伯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和中亞、太平洋地區、歐洲、伊比利亞—拉丁美洲等8個區域或次區域網絡,以及海島與濱海、山地、地中海、北極圈附近歐美地區、洞穴、葡語國家等6個專題網絡。
歷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WCBR)是“人與生物圈計劃”領域中地域覆蓋面最廣、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會議,約10年舉辦一屆。大會將回顧總結過去10年的實施成效,討論通過面向未來10年的全球戰略與行動計劃,并發布以舉辦地城市命名的全球宣言。
第一屆大會1983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在白俄羅斯明斯克舉行,出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行動計劃》,第一次系統規劃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面向全球的合作與行動。
第二屆大會1995年3月下旬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提出面向21世紀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塞維利亞戰略》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法規框架》。
第三屆大會2008年2月上旬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特別關注全球環境與發展領域尤其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新挑戰,進一步強調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在探索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價值,通過《馬德里行動計劃(2008-2013)》。
第四屆大會2016年3月中旬在秘魯利馬舉行,通過《利馬宣言》和《利馬行動計劃(2016-2025)》,其中鮮明體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綠色經濟等議題。
正在中國舉行的第五屆大會,也是首次在亞洲舉辦。據悉,作為“人與生物圈計劃”最高決策機構,其國際協調理事會還將在杭州召開第37次會議。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