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工作人員駕船清理水中雜物。
8月14日,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天空湛藍如洗,水面綠波蕩漾。優雅的白鷺,身姿修長,潔白如雪立于淺灘;活潑的翠鳥,像一道閃電在蘆葦中穿梭;野鴨成群結隊地在水面游弋,時而潛入水中覓食。
8月15日拍攝的南大港濕地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現場。
“近年來,我們先后開展了南大港濕地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南大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國家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等多個修復項目?!蹦洗蟾蹪竦睾网B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立軍說,2020年,為進一步改善鳥類棲息空間、提升濕地生態環境,南大港濕地北部養殖池塘生態修復項目隨之開展。通過退養還濕、微地形整理、灘面營造、坡面生態化改造等措施,完成生態修復面積108.8公頃,并入選2023年國家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
8月15日,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巡護員馮國強用高倍望遠鏡觀察鳥類活動。
6月26日,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成群的白鷺自由嬉戲。
“環境越來越好,候鳥越來越多了?!睂τ谏鷳B的變化,巡護員馮國強頗有感觸。濕地好不好,關鍵看水鳥。為了更好地保護濕地環境和鳥類,保護區內設有10個站點,配備20名巡護員,他們每天負責濕地防火、鳥類觀測以及維護環境衛生等工作。同時,濕地內設置了多個監測點,配備先進的監測設備,實時掌握水質、土壤、氣候等情況。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調整保護策略,確保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經過積極努力,2019年至2023年,保護區的候鳥數量4年間增長了4倍。
7月6日,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美景如畫。
8月15日,鳥類攝影師董學良(左一)為游客講解鳥類保護知識。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南大港候鳥棲息地,向世界打開了美麗河北的一扇“生態之窗”。王立軍說,保護區將繼續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守護好河北世界自然遺產的第一張名片。
8月15日,巡護員馮國強整理巡護記錄。
8月15日,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孟德榮救治南大港濕地野外受傷的鳥類。
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 通訊員 殷實 董學良 張洪彬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小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