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mESc8Al9-nU1NgzHAmciAg
近年來,文山州林草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全州林草生態基礎不斷夯實,綠水青山綜合效益不斷提升,治林興林工作有力有效。
科學“擴綠”,國土綠化美化增量提質??茖W推進國土綠化。結合區域森林、草原和石漠化生態系統現狀,遵循宜草則草、宜灌則灌、宜喬則喬的原則,科學推進國土山川綠化行動,不斷擦亮文山生態底色。2015年以來,完成營造林560.45萬畝。堅持綠美建設一直抓。大力推廣鄉土樹種示范運用,率先在全省全域開展縣(市)樹、花評選,打造縣(市)樹、花示范點197個,獲評森林鄉村209個。深入推進“一人十樹,一村萬樹”三年行動,將義務植樹與“綠美文山先鋒行”活動緊密結合開展,2015年以來完成義務植樹7433萬株。強化苗木保障,8縣(市)實現保障性苗圃全覆蓋,年培育苗木能力達3000萬株以上。持續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采取人工種植、封育、退還等生物治理為主,生物治理與工程治理相結合的方式,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有效改善巖溶石漠化地區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2015年以來,實施林草石漠化治理項目200.55萬畝,石漠化面積較2016年凈減少340.2萬畝。石漠化治理經驗入選自然資源部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全面“護綠”,林草濕資源管護水平持續提升。健全林長制工作體系。構建州、縣、鄉、村四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建立“林長 警長 檢察官 技術員 護林員”聯動機制,制定出臺林長制會議、巡林、督察、考評等“8 2 1”配套制度,建立“四單兩函一通報”工作機制,持續壓實各級林長責任。2021年以來,州、縣林長開展巡林1496次,幫助基層解決問題2000余個。強化林草濕資源監管。出臺《文山州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監管“六項機制”(試行)》等制度,將森林督查與日常監管有機結合,保持打擊破壞林草濕資源違法行為高壓態勢。2022年以來,全州林草違法案件查辦率保持在99%以上,連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陣,“六項機制”工作經驗被省級轉發推廣。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持續開展“清風行動”“網盾行動”、野生蘭科資源專項整治聯合執法、鳥類保護專項治理等行動,從嚴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全州重點野生動植物綜合保護率達86.17%。建成滇東南極小種群專類園、老山植物園和全國知名的木蘭科植物科研教學基地,收集保存珍稀瀕危、極小種群及特有野生植物千余種,全省30%以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文山得到有效保護。富寧馱娘江、麻栗坡老山等保護區珍稀動植物先后登上央視媒體。守牢防火防蟲安全底線。建立健全防火防蟲工作體系,堅決防范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有效遏制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林草資源安全。
多措“興綠”,林草特色產業穩步發展。抓牢特色產業發展。按照“1 3 8”的林草產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八角、油茶、蒜頭果等特色產業,全州在地油茶97.98萬畝、八角98.51萬畝、蒜頭果4.19萬畝,面積和產量均排全省第一。2024年全州完成林草產業總產值271.87億元,是2015年(71億元)的3.8倍。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因地制宜推廣林藥、林菌、林果、林糧、林下養殖等多種林下復合經營模式,林下三七、黃精、草果、砂仁的面積、產量均居全省前列,建設林下三七種植及生態評估試驗示范基地5個,種植林下三七4026畝、林下中藥材50.91萬畝。推進林旅融合發展。依托立體氣候、森林資源、自然景觀等優勢,打造林草濕康養旅居“新靚點”,建成西疇三光、馬關龍樹腳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和硯山石窩窩、馬關坡腳鎮新寨國家級森林康養人家,涌現出廣南六郎城、馬關馬灑等一批全省知名的森林康養旅居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