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在第41個教師節到來之際
向所有辛勤耕耘的老師們
致以節日的問候
各位老師,您辛苦啦!
“蕨”美世界蕨類植物展
近日,國家植物園(北園)展覽溫室內正在舉辦“蕨”美世界蕨類植物展。本次展覽共展出30余種200余株石松類與蕨類植物,其中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荷葉鐵線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福建觀音座蓮、對開蕨、桫欏、大葉黑桫欏、瓦氏鹿角蕨、美麗馬尾杉、龍骨馬尾杉、福氏馬尾杉等10余種。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6日。
石松類和蕨類植物不開花、不產生種子,是一類依靠孢子進行有性繁殖的維管植物。大約4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石松類植物,隨后是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據北京大學的研究,在安徽省新杭鎮附近發現的泥盆紀石松類森林(距今3.59億~3.72億年)是迄今發現的亞洲最古老的植物化石森林。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在億萬年的時間里經歷了大陸漂移、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它們所展現的多樣性是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適應地球環境的結果;而在此期間,它們也改變了地球環境,包括大氣組成、水分循環、地球溫度等,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條件。
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從遠古走來,攜帶著歷史變遷的密碼;它們也是我們身邊的伙伴,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讓我們走近石松類與蕨類植物,領略植物多樣性之美;讓我們認識它們、利用它們、保護它們,踐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為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盡一份力量。
此次展出的桫欏為侏羅紀的植物霸主,當時遍布全球的桫欏家族,如今僅殘存于溫熱帶地區。
過陂子逕五十余里,喬木蔽天,遣悶七絕句
宋·楊萬里
草光葉潤亦清佳,
翠里生香不是花。
一事說來人不信,
蕨長如樹蚓如蛇。
楊萬里詩中提到,讓人不敢相信的“蕨長如樹”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就是桫欏。桫欏是一類不開花不結果的樹狀蕨類,因樹形高大秀美又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它們穿越時空,隱居山谷,在花花世界里獨守著自己的那一抹綠色。它們高大挺拔,氣質出眾,在茂密森林中靜靜地撐起遮天巨傘。
林深時見“鹿”,解謎鹿角蕨。鹿角蕨是觀賞蕨中姿態最奇特的一類,大葉下垂、姿態優美,葉有二型,營養葉較小,密貼于附生物之上;孢子葉形似梅花鹿角,葉面密被毛絨,新生時為嫩綠色,成熟時轉為淺褐色。
除此之外,在蝴蝶廳及四季花廳還有展出何其美鹿角蕨、爪哇鹿角蕨、女王鹿角蕨、象耳鹿角蕨、立葉鹿角蕨等鹿角蕨屬植物10余種,歡迎游客朋友們開啟尋“鹿”之旅。
荷葉鐵線蕨起源古老,在系統發育上獨立分支,具有獨特的生態習性,外形獨特,分布范圍極其狹窄,生長在覆有薄土的喀斯特巖石或紫色砂頁巖巖縫中。為中國長江三峽地區特有珍稀瀕危植物,現已被列入中國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在本次展覽中,還有很多神奇的植物們也同樣正在展出,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棉花糖”腎蕨
△反光藍蕨
△對開蕨
△松葉蕨
△槲蕨
△白羽鳳尾蕨
△疣莖烏毛蕨/紅椿蕨
△福建觀音座蓮
△粗齒紫萁
△東方卷柏
△虎顏花
參考資料:
金冬梅 嚴岳鴻. 華東石松類與蕨類植物多樣性編目. 2022,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資料提供丨吳菲
照片丨孟沁蓓
編輯丨孟沁蓓
審核丨吳菲 陳雨 王昕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