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利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資源,因勢利導、合理布局產業,讓不同光熱條件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發展形成“山上林果飄香、山下糧菜滿園”的立體產業發展模式,增加群眾收入。
這兩天,昌寧縣柯街鎮玉地里村的800多畝油桃正是成熟期,片片桃園綠意盎然,一個個白里透紅的大油桃藏在綠葉間,掛滿枝頭,惹人喜愛。種桃大戶馬洪春正和采摘工人一起在自家桃園里采摘油桃。
昌寧縣柯街鎮玉地里村玉地里村民小組村民馬洪春說:“我種了10多畝油桃,目前出售10多噸,收入5萬多元,到收獲結束可以收入近8萬元,效益還是可以的。”
目前,柯街鎮玉地里村146戶農戶種植油桃800畝,今年投產600畝,可實現收入300多萬元。玉地里村是典型的溫涼山區村,年平均氣溫16℃。幾年前,當地充分利用半山上的荒山荒坡和低效園地,用于發展油桃等經濟林果產業,有效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讓不同海拔和氣候下產出的農產品更加豐富。
昌寧縣柯街鎮玉地里村黨總支書記馬軍說:“我們除了種植油桃,還種植楊梅、人參果等特色水果,一到收獲的季節,整個果園果香四溢。”
油桃種植一般在500米至1500米的海拔上,而玉地里村的油桃卻種植在海拔2000米的大鹿山,這里氣候更加濕潤適宜,加之農業部門推廣使用優質品種,讓這里的油桃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在油桃品種的選擇上,我們主要以個頭大、外觀顏色好看、口感好為標準,再根據早熟、中熟、晚熟的時間差,主推白玉、艷光、中油五號三個品種,合理布局上市時間,增加群眾收入。”馬軍說。
此外,農業部門鼓勵果農將雞鴨等家禽散養在果園內,既可以讓家禽拾撿落果吃,還可以遏制樹下雜草,家禽糞便還是很好的果樹肥料,這種“種養結合”的立體種植模式有效提升了產品品質,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同時,在收獲季節,還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采摘體驗,形成“特色產業+觀光農業”的發展模式,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游客劉曉玉說:“一到桃子成熟的季節,我都會和朋友一起來到玉地里桃園采摘桃子,體驗收獲的喜悅,再到附近的農家樂品嘗土雞、臘肉等美味佳肴,感覺非常好。”
柯街鎮最高海拔2500米、最低海拔900米,1500米的高海拔落差,蘊育了差異化明顯的獨特氣候、光熱資源,山上林果山下糧菜,農業立體種植優勢更加凸顯。在大鹿山山腳,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長勢正旺,這里可實現一年兩茬的糧菜輪作。昌寧縣是國家“南菜北運”的重要基地,當地探索出多品種蔬菜混合種植模式,小瓜生長在架子上,架子下還可以種植包心菜、四季豆、小青菜等低矮作物。
昌寧縣柯街鎮大地村大地村民小組組長趙應春說:“在大春這一季種包谷和水稻,小春這一季主要種大棚蔬菜,以大棚辣椒為主,還有瓜類。瓜類產量還可以,我們利用瓜架下的空間,種植四季豆、小青菜等。單種小瓜畝產值是5300元左右,如果地上套種農作物,收入可達8300元?!?/span>
通過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等方式,發展“瓜架+蔬菜”的套種模式,有效利用空間資源,增加土地產出,實現“一地生多金”。
昌寧縣柯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段翠花說:“蔬菜套種的好處有很多,高矮成層、互補有益的套種,不僅能夠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一季多熟、一地多收的種植效果,也能最大化利用田地中的空間、光照、通風等資源,讓蔬菜的長勢更好、產量更高,效益提高30%以上。”
昌寧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低熱、溫涼、高寒等氣候帶,立體氣候特征明顯。利用這一氣候特點,經過反復試驗示范,在農業產業規劃布局上采取山頂布局生態公益林保護區,山腰規劃種植經濟林果,山下發展糧食蔬菜的“上中下”三層大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全縣有林地355萬畝,林果249萬畝,種植糧食25萬畝,蔬菜18萬畝。
“通過這樣的產業布局,可以有效的利用全縣的光熱、土地、空間等自然資源優勢,把我們最有優勢的農產品布局到最適宜的區域進行種植,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最終實現立體種植、多方收益的效果。通過這種模式的推廣,每年可以為全縣農戶實現增收2億元以上。”昌寧縣經濟作物技術推廣工作站站長楊繼銘說。
記者:杞艷芹 趙齊源 | 通訊員:范珈屹
https://mp.weixin.qq.com/s/9aO91oHXfGA9XL3UfoZH7g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