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夕陽為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鍍上一層金邊,折斷樹枝的脆響、泥土翻動的窸窣聲、低沉的象鳴在暮色中交織,野生亞洲象的“夜生活”開始了。在這里,有的野象家族已經有了名字,而有的家族還披著神秘的面紗,但有一個名字格外響亮,那便是“短鼻家族”。
北上南歸途中的象群(資料圖)。新華網發(陳勝瑤 攝)
當轟動世界的云南大象北上南歸之旅正式結束,“‘短鼻家族’去哪兒了?”成為了許多關注亞洲象的人追問的話題。如今距離這一事件已過去4年,它們究竟去哪兒了?生活得如何?在世界大象日即將到來之際,跟隨著亞洲象監測員們的鏡頭一起去尋找一下吧!
行蹤成謎 是“社?!边€是“社恐”?
6月末的一天,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亞洲象保護管理中心監測室主任周晨浩收到消息,30多頭野生亞洲象在景洪市大渡崗鄉關坪村委會攀枝花村民小組附近出沒,根據當地的監測員觀察,其中便有“短鼻家族”。但是這個家族并沒有這么多成員,那么為啥會有這么多象?那就不得不提它們的“社?!睂傩岳?!
近期,“短鼻家族”在大渡崗鄉附近活動(6月30日攝)。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其實在北上南歸的時候,“短鼻家族”就是一個組合體,來自不同象群的年輕大象一同踏上了這趟旅程。南歸后,它們于2021年10月末被監測到進入原棲息地西雙版納,隨后便分為以“短鼻”為代表的“短鼻家族”,以及以“花鼻子”為代表的“花花家族”,但是它們偶爾還是會聚在一起。
回到西雙版納后與其他象群一起活動的“短鼻家族”(資料圖)。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不僅如此,“短鼻家族”還被監測到跟著“然然家族”“大嚕包家族”等大家族一同活動?!翱赡芩鼈儭缶墶?,別的象群也能接納它們,這個現象在其他象群身上是很少見的?!敝艹亢平榻B,雖然一些大家族也會分開活動,但很少與其他象群在一起,“短鼻家族”則有所不同,當地的監測員曾監測到它們與“然然家族”在一起,共有39頭象一起活動;還監測到它們和“大嚕包家族”在一起,一起活動的象達到了46頭。
回到西雙版納后的“短鼻家族”(資料圖)。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那么它們的“社恐”屬性又要從何說起呢?據介紹,從近幾年的監測情況來看,“短鼻家族”更喜歡在森林中活動,“相較于其他象群可能還是比較‘靦腆’,不像去過大城市的象。”周晨浩打趣地說,有時候它們距離監測點很近,但由于在密林中,很難觀測到,晚上通過熱成像也許能看到。與其他象群一起活動時,反而成為了觀測它們的最佳時機,因為它們可能會跟隨其他象群走到森林周邊。但大象數量太多的時候,監測員也要長時間觀察才能確定是“短鼻家族”。
“短鼻”有自己的孩子啦
在監測手段還沒有那么先進時,工作人員對“短鼻家族”的監測更多依賴于野象谷地理位置的優勢,通過長期監測判斷它們的活動路線。隨著監測手段的迭代更新,近年來,可以判斷“短鼻家族”每年12月底到次年3月初在野象谷附近活動,隨后便開始往大渡崗鄉的方向走,有時跟著其他象群一起活動,勐養鎮、大渡崗鄉、景訥鄉等區域都有它們的活動軌跡,偶爾還會去到普文鎮,“它們更多時候還是喜歡通過森林中的通道進行遷徙?!敝艹亢平榻B。
“短鼻家族”在野象谷活動(資料圖)。新華網發(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供圖)
除了監測它們的活動軌跡,“短鼻家族”的壯大,監測員也一同見證了。近年來,這個家族中不斷有小象出生,家族成員已有20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短鼻”也升級當了媽媽。雖然有的監測員不善言辭,但問及小象的出生時間,他們可以迅速說出:“2023年6月29日!”這不僅是家族的喜訊,對長期監測它們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短鼻”帶著自己的孩子在野外活動(6月30日攝)。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曾經“調皮、叛逆”是許多工作人員對“短鼻”的評價,但自從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它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沉穩。周晨浩回憶,因為象群中有多頭幼象,只有看到小象跟在“短鼻”身邊,才能確定誰是它的孩子,而他們也拍到過“短鼻”帶著自己孩子的溫馨畫面,這些畫面對關注“短鼻家族”的人來說也是一份溫暖的回應。
“短鼻家族”的詩和遠方
北上南歸后,有人關心著“短鼻家族”的新動向,也有人擔心它們是否還有往外走的趨勢,但實際上它們似乎更喜歡、更享受在森林中怡然自得的狀態。“也許是去過了大城市,反而更向往詩和遠方?!敝艹亢七@樣評價“短鼻家族”如今的生活,畢竟就連監測員都很難通過無人機或肉眼直接觀測到它們。
北上南歸途中的象群(資料圖)。新華網發(陳勝瑤 攝)
面對大家關于“‘短鼻家族’去哪兒了”的疑問,周晨浩介紹,近幾年來,直接拍攝到并且能確定是“短鼻家族”的畫面的確不多,一來是因為它們喜歡在森林中活動,二來是因為它們喜歡分開活動,“有時候和其他象群在一起很難確定是不是‘短鼻家族’的成員,除非看到它們家族中有特征的象,我們才能確定。”
近期,“短鼻家族”在大渡崗鄉附近活動(6月30日攝)。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近幾日,“短鼻家族”在大渡崗鄉大荒壩村委會東風村民小組附近活動,依然更多時候在森林中。即便如今的“短鼻家族”越來越神秘,但這趟北上南歸之旅還是讓更多人關注到云南大象這一群體,也間接推動了云南的亞洲象保護事業再上新臺階。“我們的無人機設備越來越好,相機也越來越好,讓我們能夠更加安全地開展監測工作。”在周晨浩看來,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以及隨著亞洲象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的推進,人象將更加平安、和諧。
(總策劃:韓海闊 策劃:李霞 統籌:羅春明 執行:柴靜 徐華陵 海報設計:陳寒青 指導單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支持單位: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 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