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今年以來,茂名市委組織部規劃統籌,各職能部門分工合作,精心繪好全市“綠美一張圖”。茂名1萬多個黨支部、21.8萬名黨員帶頭開展義務植樹、認捐認種活動7000多場。聚焦“四旁”“五邊”和主干道路等重點區域,見縫插綠、留白增綠、拆違還綠,截至6月初全市鄉村綠化已種植苗木79.8萬株,總體完成全年計劃的140%……綠意鋪就高涼大地,城鄉一片欣欣向榮。
目前已經進入夏季,鄉村綠化工作轉入后期管護、查漏補缺、鞏固提升的階段。近日,茂名市鄉村綠化工作推進會召開,總結回顧今年鄉村綠化工作,部署鞏固提升鄉村綠化成果,持續推動擴綠、興綠、護綠工作走深走實。
會前考察為何看一個鎮
會議召開前,與會人員來到電白區沙瑯鎮考察。
沙瑯是電白區縣域副中心,2021年被評為森林小鎮,2023年被評為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
自茂名港高速沙瑯鎮出口下高速,筆直寬敞的道路上,排列兩旁綠意盎然的異木棉和小葉欖仁,好似夾道歡迎遠來的游客。一路一街景,從高速沙瑯出口到瑯西業村,鳳凰木、鐵冬青、黃花風鈴……每條街景觀相映成趣各不相同,為城區的擴容提質增添了一抹亮色。
鄉村綠起來,群眾富起來。沿途1.2公里的沉香碧道,是周邊居民散步打卡熱門路線。綠道旁的沉香公社,集沉香種苗培育、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于一體,既是生產基地,又是文旅爆點,如今也被評為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帶動周邊香農創業致富。
業村農戶家門口,一畦畦青菜鮮嫩翠綠,“四小園”都有責任人;廣場上的鐵冬青樹掛著“喜事林”的身份牌,“研究生升學酒”種樹、“添幼孫”種樹,如今“有喜事來種樹”納入村規民約,愛綠、植綠、護綠蔚然成風;全村47戶“美麗庭院”,不少門口都掛著“共產黨員之家”“慈孝之家”“綠美庭院”等的“金門牌”。
沙瑯新貌,是干部群眾扎扎實實干出來的。今年以來,沙瑯鎮共舉辦全民義務植樹活動79場,帶動群眾見縫插綠、還綠復綠,新種各類樹木超萬棵。沙瑯鎮獲評2024年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事實證明,只要運用統籌觀念、系統思維推進綠美生態建設,科學謀劃、主動作為、措施有力,就能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美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三條道路改造的啟示
車行至包茂大道,陣雨過后,窗外輕風拂過綠波起,翠葉輕搖舞細枝。道路兩旁,鳳凰木、宮粉紫荊、小葉欖仁等數不勝數。
主干道路,不僅串聯城市不同空間,也是城市綠美的“形象窗口”。
今年以來,茂名加力做好道路沿線風貌提升和環境整治,重點圍繞高速出入口、國省道、城鄉主干道打造示范路線。成效如何?考察團重點看了電白三條道路。
今年,電白區在中心城區開展“三綠”專項工作,精心打造了包茂大道、環市東路、市民大道等精品路線,不斷提升城市“綠、靚、美”景觀品質。
——包茂大道是縱向跨越電白城區最主要的城市道路之一。經過改造,包茂大道全線有喬木、灌木約4500棵。在道路綠化設計中,把電白文化元素與市政道路、人行慢行系統、綠化景觀、建筑等有機結合,實現多元統一。
——環市公路與規劃建設的海絲大道,已建好的濱海旅游公路、環城東路、水東灣跨海大橋構建起今后城區東擴南移靠海發展的交通路網主骨架。沿途以線性擴綠、立體增美為道路整體景觀提升設計思路,新種植黃金熊貓6823株、秋楓2000多株。
——市民大道全長4.5公里,全線現有樹木約5000棵。路段用生態建設理念進行整治提升,對原有道路綠化進行提升、加密,為茂名市打造一條具備園林城市風貌、體現城市新面貌的道路標桿。
5月28日,茂名召開全市主干道綠化示范路線調度會,對各地接下來主干道示范路線打造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路”造綠、一“路”護綠,正在澆灌滿城綠意,扮靚美好生活,增進市民幸福感。
不僅要綠,還要美。今年以來,茂名各地搶抓植樹有利時機,聚焦“四旁”“五邊”和主干道路等重點區域,見縫插綠、留白增綠、拆違還綠,讓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發展之美交融共生。只有注重在老百姓身邊增綠添綠,增強綠色意識,才能讓“綠美行動”成為“綠美自覺”。
榜樣們為什么能
會上播放了茂名鄉村綠化工作“回頭看”情況反饋的專題片。片中不僅指出普遍存在問題,還具體點名;不僅對問題剖析見筋見骨,還深挖思想根源。
檢視問題,最終是為了對癥下藥,切實把問題解決好。典型示范,則提供了一把先進者的標尺,對照榜樣比學趕超。會上,從縣區到鎮村,相關經驗做了交流分享。
先看電白——
今年以來,電白區實施黨建引領綠美電白行動,投入2.2億元,對21條城區主干道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綠化,初步顯現城區主干道“寬、暢、凈、亮、美、綠”的“新顏值”效果,主城區首位度、吸引力、承載力和宜居指數持續提升。
電白區8部門組成綠化工作專班,出臺城區主干道綠化“1+2+N”政策體系,按“適地適樹、經濟美觀、同品種規格統一”原則,對城區主干道綠化景觀再提質。同時,建立區鎮村三級領導干部包抓機制,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法,落實“周調度、月通報”制度,每周全覆蓋走訪督導,提升種養精細化和管理規范化水平。
再看化州——
化州市堅持問題導向,立行立改,不斷優化提升綠美鄉村建設成效,加快推動化州城鄉從“綠起來”走向“美起來”。目前,鄉村植樹28.19萬株,完成年度任務的139.76%。
以問題為導向抓整改,化州市委組織部圍繞問題短板,組織2480名村干部走進“柏橋講堂”,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綠化苗木養護技術要點專題培訓,提升基層干部綠美技能,緊盯“種植、管護、示范建設”等環節,組織開展“回頭看”,制定“一村一路一清單”,推動全市鄉村綠化工作補短強弱、優化提升,跑出鄉村綠化“加速度”。
村也有榜樣,看高州市南塘鎮彭村村——
老支書用“土白話”分享了十年如一日抓好鄉村綠化、種出一個森林公園的生動故事。從“一家美”到“全村美”,高州市南塘鎮彭村村16條自然村發動215戶參與“美麗庭院”創建,形成了“人人參與、戶戶爭先”的良好氛圍。
在彭村,每天早上8點、晚上6點通過“村村通”廣播,表揚做得好的家庭。把美麗庭院的照片發到村中微信群,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后“比起來”。村黨總支邀請專家、黨員代表、婦女代表、村民小組長等組成評選小組,制定評分標準,評選出50戶“美麗庭院”示范戶。發動鄉賢捐贈獎金和獎品,通過獎勵電飯煲、熱水壺等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群眾參與“美麗庭院”建設的熱情高漲。
鄉村綠化,關鍵在人。綠美生態建設,既是為了“人”,也要依靠“人”,激發人的干勁、匯聚人的智慧、凝聚人的力量。今年以來,在“綠美茂名一張圖”的推動下,茂名各地組織部門紛紛出招——茂南推行“庭院黨建+”治理模式,化州施行四級聯動“生態先鋒”,信宜實施綠美先鋒“百日行動”攻堅,高州開展“一年七個植樹節”活動……凝聚起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造林綠化的濃厚氛圍。
以庭院小美點靚鄉村綠美
目前,已經進入夏季,全力做好鄉村綠化的后期管護、查漏補缺、鞏固提升是當務之急。
眼下,鄉村綠化工作由“齊心種”向“共同管”升級,由“干部帶頭示范”向“群眾主動參與”提升,由“督著干”向“主動干”轉變。
目標更加清晰,行動更為有力。
聚焦“植綠”“提質”“添美”“護綠”,要重點提升鎮村周邊、景區沿線、交通干線沿線綠化,完善長效管護機制。
首先,以問題為導向,以主干道兩旁為重點,深入摸排“四旁”“五邊”空白點,查漏補缺。重點評估村莊綠化規劃、種植數量、品種類型、景觀效果等,找出問題短板,制定整改措施。同時做好道路沿線風貌提升和環境整治,重點圍繞高速出入口、國省道、城鄉主干道打造示范路線。
其次,思想上要重視、技術上要提升、機制上要健全。以有效管護為重點,全力保障苗木種植質量。把任務明確到每一棵樹,把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建強市縣兩級鄉村綠化技術指導團隊,強化掛點聯系,定期下鄉走訪,及時了解聯系點的苗木管護情況。用好網格化管護機制,帶動群眾主動認領管護任務,強化激勵措施,發揮好積分制管理等機制作用,實現長久護綠。要做好原有樹木、特別是古樹名木的管護,傳承傳統鄉土文化。
再次,以庭院小美點靚鄉村綠美。結合各地風俗傳統、自然風貌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做好規劃指引,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讓群眾打心底里覺得建設“美麗庭院”是好事、是自己的事。把“美麗庭院”建設與黨員戶掛牌等相結合,“扮靚”家門口的小生態空間,深化“美麗庭院”示范建設,分級分批打造美麗庭院示范戶,打造有成效、有特色、可復制的“美麗庭院”樣板,傳遞鄉風文明新風尚。
綠美工作等不得,慢不得。新一輪的冬春鄉村綠化植樹工作即將來臨,更要查漏補缺,摸準脈搏,提前研究謀劃,統籌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落實技術指導、苗木調度、綠美資金等要素保障。
從鄉村到城鎮,從濱海到山川,在廣袤的高涼大地上,茂名正以“綠”著墨,引民眾奔赴“向往的生活”,描繪出一幅幅引人入勝的“好心茂名”生態畫卷。
來源:茂名發布
發布:廣東林業融媒體團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