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MvwLP-Ob1lnH6XTeWl7EOg
在滇、黔、桂三省交界的廣南縣者太鄉,73%的森林覆蓋率不僅守護著青山綠水,更孕育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徑。近年來,該鄉立足52.4萬畝林地資源,大力推行“林藥”模式,讓閑置林地變身“綠色銀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走進者太鄉的林地間,濕潤的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藥材的清香。作為“中藥八珍”之一的茯苓,在參天古樹的庇佑下靜靜生長。“林下種茯苓,既不毀林又省地,天然遮陰讓藥材長得更好?!编l綜合保障和技術服務中心劉正興介紹道。如今,全鄉200余戶農戶投身茯苓種植,千畝林地煥發生機,每年為農戶帶來穩穩的收入。
“斷木埋土、菌包附生、地膜保濕,菌絲就能長成茯苓?!闭咛l野生菌合作社負責人邵光明展示著自主研發的種植技術。合作社年產300余噸菌種,以2元/公斤的價格直供農戶,大幅降低種植成本。從菌種供應到產品回收,一條“家門口”的產業鏈讓農戶省心又增收,茯苓年總產值超1200萬元,遠銷安徽、湖南等地。
茯苓產業的紅火,還帶旺了鄉村就業。每年3至6月菌種裝袋、10月至次年12月采挖季,合作社加工點總是一派忙碌。“在家門口分揀晾曬,既能照顧老人孩子,每月還有穩定收入。”村民黃彩慧的笑容里滿是幸福。
不只茯苓,者太鄉的“林藥版圖”持續擴展。140畝黃精重樓示范基地、100畝藏紅花田、21萬株鐵皮石斛在林間扎根生長。在上落角村,41戶村民的庭院里,鐵皮石斛幼苗在吊籃中舒展枝葉,首年就為每戶帶來1000元收入,村集體經濟增收0.9萬元?!岸嗵澣舜蟠砜疾烊〗泿Щ貋砗庙椖浚衲觐A計能多賺5000元?!贝迕駞琴t林算起增收賬,喜上眉梢。
從單一品種到多元發展,從散戶種植到合作社帶動,者太鄉以“政府引導、合作社牽頭、農戶參與”的模式,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如今,這片三省交界的山林間,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向奔赴,正奏響鄉村振興的綠色樂章。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