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廣東從化陳禾洞省級自然保護區內,一場以“黨建 生態”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暨聯合巡護活動拉開帷幕。從化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廣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等50余名黨員干部共同參與,栽種50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花櫚木,為保護區增添珍稀樹種資源,助力綠美廣州生態屏障建設。
科學植樹護林,助力物種保育
活動前,各單位圍繞生態資源司法保護、執法協作效能提升等議題召開座談會,明確將通過信息共享、聯合巡護、案件協查等機制深化協作,構建“司法-執法-管護”一體化網絡。從化區法院院長徐琳指出,近年來依托“林長 法官”“林長 檢察長”機制,保護區已設立生態保護巡回法庭工作站、公益訴訟觀察站等創新平臺,形成生態保護法治合力。這一實踐與廣東省2025年綠美生態建設“全民共建共享”目標高度契合,通過全民義務植樹、古樹認捐等活動,推動形成社會多方參與的護綠格局。
此次植樹選址陳禾洞保護區珍稀林示范點,科學引種兼具生態與科研價值的花櫚木,既豐富物種多樣性,也為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提供樣本。保護區管理處主任甘新軍表示,未來將深化與公檢法部門協作,推動保護區從“被動保護”向“主動治理”轉型。
創新機制顯成效,生態保護成果豐碩
作為廣州北部生態屏障的核心區域,陳禾洞保護區近年通過多部門協作實現“零案件、零山火”目標,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瓶紨祿@示,保護區新增野生植物352種、動物62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紫紋兜蘭及多個新發現物種,并憑科研成果獲“2024年嶺南動植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這些成效與綠美廣東“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的工作重點相呼應——2025年廣東計劃建設50個綠美古樹鄉村、50個綠美紅色鄉村,推動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生態成果的背后是機制創新與社會共治的合力。廣東蓄能發電有限公司等企業積極參與保護區生態共治,實現綠色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護雙贏。聯合巡護行動中,黨員干部實地考察保護區林相優化成果,對空氣質量、水質及森林管護成效給予高度評價。
當前,廣東正加速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初見成效年”目標,全省計劃完成200萬畝林分優化與森林撫育,并儲備1.75億株苗木保障綠化需求。從化區的實踐為全省提供范例:通過“司法護綠 全民植綠”雙輪驅動,構建起可持續的生態治理體系。未來,廣東將以縣鎮村綠化為主線,推動“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質城鄉環境建設,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灣區智慧。
文、圖|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熊露橋
發布于:廣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