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經濟參考報》9月24日刊發記者楊錦英采寫的文章《潮涌漓江向“綠”行——2025“低碳中國行”暨氣候行動周活動走進廣西桂林》。文章稱,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5周年。為全面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南方電網公司聯合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于9月20日在廣西桂林啟動2025“低碳中國行”暨氣候行動周系列活動。
“低碳中國行”活動自2022年發起以來,已凝聚社會各界廣泛參與,今年更是成為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的啟動預熱宣傳環節之一。本次桂林站活動以“電護青綠 低碳同行”為主題,深入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范區,通過主題展覽、主旨演講、案例分享、經驗交流等形式,充分闡釋南方電網公司綠色發展理念,展現其助力綠色低碳轉型的積極作為,為推動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構建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注入強勁綠色動能。
作為服務保障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及港澳地區電力供應的能源央企,南方電網公司始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植發展實踐。桂林漓江既是全球最美15條河流之一,也是國家重點保護的13條江河之一。圍繞桂林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范區“零碳七景”建設目標,南方電網公司創新探索“電力 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從能源結構優化、電網運營升級、數字技術賦能等維度發力,在守護漓江青綠生態底色的同時,為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注入強勁綠色動能,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兩山”實踐創新之路。
能源結構優化是零碳漓江的根基。南方電網公司以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零碳堅強電網為核心,打造以500千伏桂北站為中心的220千伏鏈式或環型網架,保障桂北風電群全額消納,同時大力支持分布式新能源發展。目前,220千伏冬田儲能電站已投用,灌陽抽水蓄能電站等大型儲能項目穩步推進,實現多時空能源靈活協同調配。截至目前,桂林市非化石能源裝機達440.9萬千瓦,裝機占比提升至83.1%,電力碳排放因子大幅降低,為零碳漓江筑牢能源基礎。
電網運營創新讓零碳場景落地生根。南方電網公司首創漓江核心景區電網“畫碳”運營模式,推動“站、線、變、所”全物理節點煥新。110千伏勝景景觀融合零碳數字化變電站規劃建設有序推進,漓江核心景區12處跨江線路整治完成,興坪古鎮零碳智能配電房獲評綠色電網三星。
數字技術賦能為零碳發展添智提效。南方電網公司以數智驅動“電力 算力”協同研究,攻克高頻高階網絡矩陣碳排放測算難題,推進廣西首個電碳監測平臺建設;研發新型電力系統下需求側資源智能聚合技術,建成廣西首個零碳虛擬電廠;上線“碳電尋源”系統,為1.4萬余電力市場用戶提供“數字碳賬單”,引導綠色低碳消費。如今,9月的漓江波光粼粼,核心景區近零碳示范區悄然煥新,其中廣西首座近零碳、智能化配電房正以電氣設備零碳排放為景區賦能。
以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范區為紐帶,南方電網公司進一步推動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雙向轉化,激活漓江流域產業活力。在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上,南方電網公司聯合60余家單位組建桂林零碳綠電聯盟,構建綠電產業生態圈,促成清華大學、國電投等13家單位簽約合作。首創購、售、輸配電三方綠色電力交易模式,實現大河背島330戶居民、民宿、酒店及農業用戶綠電全覆蓋,打造南方電網服務區域首個“零碳村”;政企協同推動漓江核心景區1200艘電動竹筏完成“油改電”,每年減少碳排放2493噸。這一舉措既降低了景區能耗成本,又吸引了游客,帶動旅游經濟騰飛。2024年,桂林大河背村游客量突破60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躍升至6.5萬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2024年,漓江風景名勝區水上游覽線路游船和游覽排筏累計接待游客近600萬人次,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同年,桂林入選國家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珠江流域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在桂林靈川縣成功交易,讓綠水青山通過碳匯交易轉化為“金山銀山”。桂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覃正東表示,今年桂林再添新案例:陽朔縣金寶河北溝村小流域項目以3.5平方公里范圍內生態產品5年經營權為交易產品,成交價達290萬元,再次印證“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實踐成效。
桂林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范區是南方電網公司將綠色發展戰略路徑在桂林落地的生動實踐,該示范區不僅取得了南方電網首個基于ISO14068-1國際標準的“碳中和”認證,還斬獲“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更成功打造出服務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電力 文旅”零碳示范樣板,為千里漓江賦予了新時代“零碳七景”的實踐內涵。
綠能驅動,智能未來。下一步,南方電網公司將聚焦桂林漓江核心景區打造可靠、綠色、高效、數字電網的建設目標,加快推進綠色能源轉型、數字電網建設、綠色消費模式構建、能源多元化協同發展,把桂林電網建設成為綠色低碳現代化電網,助力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為守護漓江生態環境、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南網力量。(完)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