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訊(記者 陳潔)近日,《肇慶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
《規劃》全面分析肇慶市自然生態系統狀況及主要問題,突出對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安全的保障和肇慶市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支撐,通過統籌推進生態、農業、城鎮三大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對肇慶市全域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重點工程進行總體安排和統一部署,構建生態保護修復總體格局。
《規劃》將生態功能重要、生態系統脆弱、自然生態保護空缺的區域規劃為重要生態空間,形成“兩屏多廊一網多核”生態安全格局,筑牢環珠三角屏障和北部山地生態屏障,構建綏江生態廊道、西江生態廊道兩條市級生態廊道。
結合肇慶的自然地理格局、生態系統的關聯性和區域之間的系統協同性,《規劃》將市域國土空間劃分為全覆蓋、不交叉、不重疊的六大生態修復分區,并在此基礎上,聚焦生態問題聚集區,劃定十一個生態修復單元。
《規劃》聚焦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三大空間,圍繞生態空間保護修復、農業空間修復整治、城鎮空間生態品質提升、生態賦能肇慶高質量發展四大方面,提出推進綠美肇慶生態建設、重點流域河湖濕地保護修復、涵養水源、水土綜合整治和維護生物多樣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森林城市建設、城市綠地系統等重大修復任務。
《規劃》以保障生態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著眼重要生態格局和重點領域,部署七大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包括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提升、重點流域生態保護修復、農田生態功能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 下轉03版▲▲緊接01版
重點礦山生態修復、城鎮生態品質提升、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通過實施重點工程,增強自然生態系統自然恢復能力。
《規劃》提出,要著力建設肇慶成為“更高水平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更具魅力的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綠洲、更強示范的綠色發展轉型區”。根據《規劃》目標,至2025年,肇慶將基本完成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重要流域等重點生態區域的保護修復,著力解決核心生態問題,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整體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各類生態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顯著增強;至2035年,全面構建安全、健康、美麗、和諧的國土空間格局,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增強,綠美生態成為普惠的民生福祉,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肇慶樣板。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