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1日,在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處指導下,稻城林業和草原局在四川亞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卡斯溝組織開展了自然保護地自然教育資源快速評估試點。評估小組由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張遠彬、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所研究員李晟之、西南民族大學草地資源學院助理研究員楊楠、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所副研究員趙川、四葉草自然教育中心主任凌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張程、稻城縣林業和草原局天保中心主任代國榮及卡斯村黨支部書記格絨汪堆組成。
長期以來,自然保護地在開展自然教育服務中缺乏統一評估標準,資源價值和潛力難以系統呈現。2024年中國林業和草原局發布《自然教育評估規范》,但主要著眼后期評估,缺少先導性和快速性工具。本次試點探索的“自然教育資源快速評估”強調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初步系統調查,為課程開發、生態體驗設計、遺產申報和公眾參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本次試點創新提出“七步走”的快速評估方法:確定類型、組建小組、制定指標、建立清單、實地考察、綜合評價和識別約束。在有限條件下,短時間內,該方法實現了高效、規范的評估,為自然教育發展提供了實踐經驗。
評估期間,專家組考察了卡斯村、干香柏古樹公園及卡斯溝沿線景觀,對資源逐項評分,并通過討論研判教育價值和開發潛力。稻城縣林草局和卡斯村社區代表全程參與,提出將旅游重點從單一馬幫體驗轉向自然教育產品,結合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開展鈣化水和干香柏的保護與利用解說。
此次評估為稻城亞丁設計示范性自然體驗路線提供了科學支撐,也為社區主導的自然教育產品開發和公眾參與保護奠定了基礎。成果還將助力亞丁在世界遺產申報和生態旅游推廣中凸顯自然與文化價值。未來,自然教育資源快速評估有望在更多保護地推廣應用,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推動自然教育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