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并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生態資源是你們最寶貴的資源,搞經濟、抓發展,不能見什么好都要,更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迷戀過去的發展模式。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余村考察,欣慰地說,余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余村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北麓。改革開放初,余村建起了全縣最大的石灰石礦,建了水泥廠、化工廠。到20世紀90年代末,經濟是上去了,環境卻被嚴重破壞:山禿了,千瘡百孔;河流、空氣污染了,到處灰蒙蒙一片;災難頻發,村民患怪病的多了。村民們的生活沒了安寧祥和,有的只是不安、驚恐與怨言。大家對余村的發展和未來擔憂,認為造成環境破壞的“石頭經濟”難以為繼。
在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期,像余村這樣的境遇,在我國一些地方曾普遍存在。在此關口,余村決定關停礦山,著力保護生態,發展綠色經濟?!皟缮健崩砟罱o余村發展指明了方向,余村人轉變思想觀念,轉變發展模式,調整發展思路,調整經濟結構,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有機統一起來,以增綠牽引、靠護綠發展,重構自然生態和產業布局。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從發展石頭經濟到吃“生態飯”,以新的“靠山吃山”謀綠色發展,以良好生態成就高質量發展,余村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村民富。
余村老支書胡加仁感慨:余村人感恩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讓余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早從綠水青山中獲得金山銀山。余村現任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在“兩山”理念引導下,村里全面停掉采石開礦業,關掉水泥廠、化工廠等污染企業,念生態經,做綠色發展文章。
這里生態很美。山綠竹海深,云薄清溪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綠色盎然,生機勃勃。好山好水好風景,成為余村發展的金名片。
這里產業很火。“一竿毛竹富了一方農民,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經濟”,安吉毛竹、白茶產業名揚四海,林下經濟綜合發展,鄉村旅游持續火熱,農家樂一房難求。2024年前來余村打卡的游客達122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205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131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7.4萬元。
這里人氣很旺。良好環境吸引一眾返鄉創業者,以青山為媒、引青年入鄉,越來越高的“含青量”給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這里帶動力很強。余村帶動周邊村鎮共同發展,實現資源互補、聯建共贏、抱團發展,構建天荒坪鎮區、余村以及周邊山河、銀坑、馬吉、橫路4村“1 1 4”的協同發展機制,打造以余村村域為中心1鎮2鄉24村聯動的“大余村”。
余村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和先行踐行地,也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的基本單元,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首批“最佳旅游鄉村”,并先后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等榮譽。
20年來,余村從實施“千萬工程”到建設中國美麗鄉村,從建設余村“兩山”示范區到打造現代化、高能級、國際范“大余村”,堪稱踐行“兩山”理念的全國標桿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樣板。余村的綠色發展和生態蝶變,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一個鮮活范例。
放眼全國,秦嶺深處、高原之巔、大海之濱、江河之畔,越來越多的中國鄉村像余村一樣,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成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點綠成金”的新奇跡、“靠山吃山”的新故事在全國各地上演。20年來的實踐證明,踐行“兩山”理念是破解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矛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在促進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宏偉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的力量。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似乎不可調和,要發展還是要生態環境保護,似乎成了一道無法破解的難題。“兩山”理念正是破解這道難題的“金鑰匙”?!皟缮健崩砟钌羁剃U明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不矛盾,二者內在統一、相輔相成;是破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矛盾、實現兩者有機統一的科學方法。踐行“兩山”理念,讓人們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認識到必須保護好生態、發揮生態優勢,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保護。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著力推進良好生態與美好生活同創。綠色是地球家園底色,是美好生活基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體現。美,是人類共同追求,也是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基本法則和終極目標。人們對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共通的。新時代,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實現綠色發展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其要義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度謀劃發展。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加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核心。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環境保護是“國之大者”。進入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寫入黨章,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當前,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環境保護蔚然成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四梁八柱”已經確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美麗中國建設正在路上。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大地一定會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編輯:李圣薇
初審:李燕
審核:苑鐵軍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