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張子言
林延忠教授講授茶藝。(采訪對象供圖)
閩南師范大學學生參與茶葉實訓項目。(采訪對象供圖)
白芽奇蘭是平和縣的傳統名茶,是僅次于“平和蜜柚”的農業支柱產業。站在平和縣的茶山上,舉目遠眺,翠綠的茶樹如蕩漾的波紋,一圈圈從山頂蔓延至山腳。
從一片茶葉到一個產業,從“脫貧茶”到“振興茶”,漳州平和如何落筆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統籌的大文章?
長期以來,當地的茶葉制作加工多由人工小作坊進行,精細化、科技化的加工廠較少,導致許多茶農以銷售茶青為主,茶產品附加值較低。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平和縣與地方高校加強產學研合作,讓新農科研究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謀劃推動茶產業發展。
不久前,國家一級茶藝師、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林延忠憑借制茶技藝,入選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等7部門公布的第二批省級鄉村工匠名師名單?!斑@些榮譽既是對我的肯定,也是動力,更為我推廣家鄉茶提供了更多機會和資源?!绷盅又艺f。
林延忠是平和人,大學畢業后他回鄉投身到白芽奇蘭茶產業發展中。2023年,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茶葉研究所成立,林延忠受聘為副所長。研究所以“三茶”統籌為核心,深化新農科教學改革,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與當地茶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共建實驗室、共享專利技術,研究所團隊協助企業攻克了夏秋茶品質提升技術難題。在茶葉生物化學與綜合利用、茶葉精深加工等領域取得系列突破,先后獲批省市項目3項。
茶農、茶企和高校抱團發展,通過提品質、打品牌,白芽奇蘭茶在市場上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全國各類茶葉評比活動中屢獲殊榮,并通過“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等多項認證。
振興鄉村需要依靠新型農業人才,當地如何以“新農科”為抓手,培養高素質農業人才?
上月中旬,漳州市食品科學研究院協同漳州市科技局、閩南師范大學組建專家團隊,到平和縣開展調研交流,重點圍繞服務蜜柚、白芽奇蘭茶等當地特色產業,解決地方企業在謀求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
“傳統農業偏重理論,但現代農業需要懂技術、善經營、通市場的復合型人才。”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連恩德表示,通過聯合當地企業共建“現代茶產業實訓基地”,讓學生參與從茶園管理到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實踐。
“我們把實訓室搬到田間地頭?!遍}南師范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楊軍國說,學院進一步與當地茶企共建教學基地,讓學生完成春茶采摘—加工—品牌營銷全流程實踐。
茶業興,人才歸。當地干部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返鄉學生都是茶農后代。面對鄉村振興的考卷,他們會向科技要答案。在茶科技和茶文化的加持下,茶山變“金山”、茶葉變“金葉”的故事,在平和山水間不斷書寫。
因茶而致富,平和縣九峰鎮三坑村村民感觸最深。
過去,這里農作物產量低,村民收入微薄,只能外出務工。隨著平和白芽奇蘭茶產業的發展,三坑人開始嘗試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如今,三坑村茶葉種植面積3200多畝,年產值9600多萬元,人均年純收入約5.5萬元。在通往三坑村的國道路口附近,一座全鎮最大的茶葉初加工廠正式建成投用,每年可加工茶葉150萬斤,貢獻產值近億元。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503/27/content_439675.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