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風和日麗。位于嵐皋縣四季鎮木竹村境內的一處國有林下,二十幾名工人正緊張有序地鋸枝、劈木、裝缽、填菌、覆土。
“這些木料,是我們在對國有林進行疏枝時剔下來的,將它們鋸成段,劈成塊,就成了天麻的大本營!”嵐皋縣國營林業總場場長胡福林說。
嵐皋地處秦巴深處,森林覆蓋率達80.86%,其中,僅嵐皋縣國營林業總場管護的國有林就達46萬畝。
如何利用好林下資源,一直是嵐皋林業人苦苦思索的課題!
今年,嵐皋縣國營林業總場決定,借集體林權改革東風,在所管轄的國有林下試種已經在本縣滔河鎮取得良好成效的烏紅雜交天麻。
說干就干。嵐皋縣國營林業總場統籌資金200萬元,并請來專門技術人員選址建設。
“天麻喜涼爽,忌高溫,最好生長在海拔1000至1800米的山區。”種植基地技術負責人王運成介紹。
最終,大家把目光聚集到木竹村?!斑@里不僅海拔適宜,在1500米左右,而且分布在銀百高速四季出口至巴山大草原景區的游覽線上,既便于建設,又利于產業融合升級!”王運成說。
今年38歲的王運成是湖北十堰人,之前一直在十堰老家種天麻。五年前,他來到嵐皋縣滔河鎮連襟家,發現這里山林廣袤、海拔適中,非常適合天麻生長,當即種植5畝,半年后,收獲鮮麻1500公斤,加之品相好、價格高,一舉獲利5萬元!
消息不脛而走,群眾紛紛種植。嵐皋縣國營林業總場也果斷抓住了這一機會!
“裝營養缽,按件計工,一塊五一缽,最多時,我一天能裝一百六七十缽!”木竹村5組村民朱忠銀笑著說:“我已經干了40多天了!”
“這一缽成本在20元。保守估計,明年也能產鮮麻4斤,就按15元一斤計算,也是60元,除去成本,還有40元!”王運成介紹道。
一些群眾還另有打算。“學到技術后,還可以自己種!”村民儲成連一邊忙碌一邊說,“有林場兜底,虧不了!”
“到今天下班時,裝填營養缽的總數預計可達6萬個,只要管理得當,明年秋季就能有200萬元凈收益!”說到這里,王運成已眉開眼笑。
“‘缽’中聚寶,是為了林下生金,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雙贏之路!”站在林間小道上,嵐皋縣林業局局長張修鵬語氣堅定。(通訊員:陳延安 米吉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