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武漢市江夏區青龍山以“漂流+”生態矩陣重構山水經濟新范式。這里通過蜿蜒的環山綠道串聯全域生態資源,依托靈動的水系實現自然保護與產業升級雙向賦能,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同推進中,盤活林地林木資源,探索出資源復合利用的有效路徑。
在核心IP打造方面,青龍山以“十六龍潭互動漂流”“150米落差水中過山車”為引爆點,構建沉浸式森林探險體驗場景。景區推行“白+黑”山水娛樂新模式:白天穿越峽谷激流,感受速度與激情,夜晚暢玩夢幻山水,在燈光秀與潑水節中盡享夏夜清涼。借助地鐵直達的天然優勢,青龍山實現都市人群1小時在“鋼筋水泥”與“山水森林”間切換場景,成為武漢環城游憩帶的重要節點。同時,聯動“森林市集”“天使咖啡”網紅打卡點、“青云居”康養基地、叢林穿越、蝴蝶谷等多元業態,形成完整生態旅游消費鏈,成為武漢近郊“清涼經濟”新地標。
生態筑基層面,青龍山以科技賦能推動綠水青山“增值”生金。前瞻布局湖北省首個城市森林碳匯監測項目(2025年啟動),布設60個樣地,科學量化65萬畝森林(含青龍山2.8萬畝)的固碳能力,探索“碳匯交易”新路徑。在生態修復方面,沿漂流線將裸露巖坡改造為“云端花路”,在3.1公里森林步道兩側覆土播種大花金雞菊等花卉形成金色花帶,兼具防火隔離與景觀功能,且每年補種花種維護景觀,使其成為徒步熱門路線。此外,通過植物科普基地六大主題節點深化生態認知,創新將防火隔離帶改造為生態步道并融入“青年林”,讓安全防護設施成為市民親近自然、增強生態認同的載體。
創新驅動上,青龍山著力激活沉睡資源,推動生態紅利共建共享。大膽試點“集體生態公益林林下空間流轉”,吸引社會資本注入林下種植、生態康養等特色產業,避免同質化發展,激活林下經濟,形成“林地流轉—產業導入—村民分紅”的良性循環。以市場化思維推行“運營前置”模式,將老舊林場設施改造為網紅“天使咖啡”,同步規劃生態保護方案,確保開發與保護并重,讓歷史遺存煥發新生。
產業融合方面,青龍山依托60.72億元林業總產值基礎,推動“林業+文旅”深度融合,漂流項目串聯青龍山森林公園綠道、油茶基地及“村增萬樹”示范村,構建四季全時產業體系,形成“春季賞花、夏季漂流、秋季采摘、全年康養”的全季林旅業體系。
青龍山模式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核心,通過漂流項目驅動,協同碳匯交易探索、林權制度創新、科技護林、生態修復與科普等多維機制,激活林業資源經濟潛能,塑造城市生態綠心樣本,實現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的協同共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