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在上海召開,主題為“完善碳定價機制,激發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大會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全國各省市的嘉賓參與,并發布了《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2025)》。
9月24日,上海,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有力舉措。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作為全國七個試點地區之一,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自2013年開市以來,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現已覆蓋鋼鐵、石化、化工、汽車、航空、水運等28個行業400余家企業,碳配額總量約1億噸。開市以來,上海碳市場現貨(含拍賣)累計成交2.65億噸,累計成交金額55.44億元。同時,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所有納管單位完成2024年度碳排放配額清繳,是全國唯一連續12年100%履約的試點地區。
2024履約周期,上海碳市場配額成交量179.64萬噸,成交金額1.33億元。其中,納管單位共403家,配額總量1.06億噸,涉及工業企業、交通運輸企業、數據中心企業和各類建筑。
截至2025年9月,上海共舉行碳市場配額有償競價發放16場,有償發放總量2668萬噸,競買成交總量1045.71萬噸,總成交金額6.28億元。依托“電-碳”協同機制,企業使用綠電的碳排放量計為零,受此政策激勵,今年截至目前,上海綠電消費量突破80億千瓦時。
2025年6月,上海碳普惠專區正式上線。截至目前,已累計吸引超20萬市民開戶,近500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參與,簽發10萬多噸減排量。7月,《上海市大型活動碳中和工作指引》正式發布。
作為本屆中國碳市場大會的舉辦地,上海深度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本屆大會成為上海首個嚴格依照該指引推進的大型活動碳中和示范項目。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公眾參與綠色實踐,本次中國碳市場大會也會通過市民捐贈個人碳減排量等方式實現“碳中和”,成為推動全民低碳行動、創新碳中和模式的具體實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