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霧像輕柔的棉絮
漫過哀牢山的山脊
飄落在哈尼梯田的田埂
當晨露順著稻葉滑進田水
整座梯田便蘇醒了
——
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著天光
稻穗在風里輕輕搖晃
遠處村寨的炊煙裊裊升起
千年未變的田園景致里
藏著哈尼人
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巧思
老虎嘴梯田 陸忠 攝
一田三收:
梯田里的“新賬本”
“你聽這水聲,水多了,稻子長得好,魚和鴨也肥。”在元陽縣哈尼梯田的田埂上,農戶正忙著往田里放魚苗,田水被攪得嘩嘩響,魚兒在水藻間鉆來鉆去。誰能想到,這片世代種植水稻的梯田,如今成了“一水三用”的寶田:枝頭掛滿稻穗、水田里魚群翻浪、田埂上鴨群踱步,“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讓一畝地的收益翻了好幾倍。
一田三收
如今,紅河州的19.58萬畝梯田都跟著換了“活法”。過去單種水稻時,田地里的收成只夠貼補家用,如今算上紅米、梯田魚、鴨蛋,每畝能收益5000余元。50446戶農戶的日子,就像慢慢爬高的太陽,一天比一天亮堂。
田埂邊的溝渠里,清水正按照哈尼人特有的“木刻分水法”流入梯田。自2013年起,19851.45萬元投進了水利建設,164.5公里溝渠被一一修好,這汪滋養了千年梯田的水,如今不僅澆得稻禾旺,還澆得農戶心里暖:水夠了,收成穩了,日子就有奔頭了。
老村新韻:
蘑菇房的“分紅喜”
今年7月8日,阿者科村熱鬧非凡,“第十二次鄉村旅游分紅大會”的條幅被高高掛起。晨霧中,蘑菇房若隱若現,村口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的標識牌在晨光里透著溫潤的光澤。
村民們懷揣著激動與期待,依次簽字、按手印,接過那份象征著豐收的紅利。這次分紅共計67.2萬元,涉及65戶村民,最高分紅達1.2萬元。拿到分紅的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的笑容。
這熱鬧和笑意里,映襯出村子這些年的變化——傳統蘑菇房成了特色民宿,土掌房平頂鋪著新茅草,哈尼人的小院里辦起了農家樂,旺季時“客滿”木牌常掛在門框上……旅游的營收疊著分紅的收益,像田埂上慢慢漲起來的春水,悄悄漫進村民的日子里。自2018年“阿者科計劃”實施以來,村子已接待國內外游客23.3萬人次,旅游收入445.68萬元,累計分紅345.25萬元,戶均53116元?!百Y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早已不是貼在墻上的標語,而是民宿院壩里曬著的新糧、村民口袋里的分紅款、孩子背上的新書包。
阿者科村分紅現場
不光是阿者科,整個哈尼梯田遺產區都跟著“活”了。自申遺成功以來,累計投入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8億元,重點實施傳統村落改造、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如今,266家鄉村客棧散落在村寨各處,5000多人在“家門口”端起了“旅游碗”;“開秧門”時,游客跟著村民學插秧;長街宴上,千人共品梯田魚。2024年,元陽縣共接待游客463.87萬人,同比增長8%;實現旅游總花費56.71億元,同比增長5.52%。
紅米變金:
“小米?!贝甬a業鏈
在元陽縣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牛角寨紅米加工廠的車間里,米香混著蒸汽飄出老遠。一盒盒印著“千年梯田 古韻留香”標識的紅米酒禮盒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一旁的紅米糊、紅米餅、紅米茶等10余種產品碼得整齊?!耙郧凹t米只是自家的口糧,現在做成這些深加工產品,身價漲了不少?!痹摴矩撠熑死钗臉s拿起一瓶紅米酒,標簽上的梯田圖案清晰可見。
梯田紅米
為了讓紅米“走得遠”,當地盯著質量做品牌:規范使用世界遺產標識,找龍頭企業做訂單收購,3.9萬名種植戶跟著沾了光。有了穩定的收購渠道,不必再為銷路犯愁,紅米從地頭到車間的產業鏈順暢了,農戶的收入也跟著穩了。不光是紅米,哈尼刺繡、竹編、銀飾這些老手藝也跟著火了——鄉(鎮)上設有售賣點,不少農戶守著家就能靠手藝掙錢,既顧得上老人孩子,又能把祖輩的手藝傳下去。
農戶采收紅米
夕陽往梯田上潑了層金
田水映著霞光晃
“趕溝人”巡渠的影子被拉得老長
從“稻魚鴨”的田壟
到阿者科的蘑菇房
從紅米加工的車間
到繡著稻穗的帕子
哈尼人把守護綠水青山的巧思
織進了田壟間、日子里
讓千年梯田
結出了一串又一串的“致富穗”
來源:“云南紅河發布”微信公眾號
編輯:白繼鵬
審核:黃艷云
審簽:楊云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