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uUZ0jzNXCtrLTyUNvVpOOQ
原創 樊蓉
寫在前面
第一次在大棚外瞅見菊苣時,我差點認錯,這綠油油、脆生生的模樣,跟生菜簡直是孿生兄弟。
密匝匝擠在一起,嫩得仿佛掐一下能冒水,當場就饞得想揪片葉子蘸醬吃。
直到后來在山上偶遇它開花,才驚覺這貨藏著兩張面孔。
深邃的藍花被雨水打濕,既有菊科植物的家常感,花苞又帶著點鴨跖草科的小古怪。
活脫脫一位自帶反差萌的山間美人,讓人忍不住蹲在旁邊看了半天。
其實這菊苣可不是普通植物,原產于地中海周邊,在歐洲從1616年就開始打工。
01
食用價值
菊苣來自于菊科,和蒲公英類似,它性涼,是個清熱小能手。
菊苣葉子拌沙拉、涼拌超清爽,炒著吃、煮著吃也別有風味。
有些品種帶點苦味,別慌,給它搞個軟化栽培,苦味立馬減大半,秒變適口小菜。
鮮根吃著有點硬,直接啃不太行,但磨成粉就能當咖啡平替。
不過沒咖啡因,對咖啡因敏感的小伙伴終于能放心假裝喝咖啡了。
根里藏著菊糖,能幫著改善腸道菌群,還能當低熱量甜味劑。
02
觀賞價值
想看到菊苣開花,得等它長夠1-2年,還得湊齊溫度、光照這些條件。
菊苣得先好好長葉子、長根,到了第二年春天才會抽薹開花,急不來。
每天得曬夠12小時以上的太陽,要是光照不夠,它就鬧脾氣。
抽薹難、開花少,甚至直接不開了,所以春天日照越來越長的時候,最容易見到它開花。
菊苣也講究底氣足,根系發達、葉子健壯的植株,才有精力開花。
要是苗期長得瘦巴巴、缺營養,或是被病蟲害盯上,開花就得往后排了。
03
種植技巧
一般來說,根用菊苣單根能長100-300克,長20-30厘米,粗3-5厘米。
管理得好的話,能長到400-500克,長35厘米以上,粗6-8厘米。
要是想讓菊苣葉子鮮嫩、好吃又高產,得在品種、環境、管理上多下功夫。
專門挑菜用菊苣,選抗病性強、晚抽薹、葉子厚的品種,從正規商家買種子,保證種源靠譜。
從大棚里的生菜替身,到山間驚艷的藍花美人。
下次要是再見到它,說不定還能解鎖更多驚喜。
比如親手種出脆嫩的葉子,或是見識一下它能當咖啡平替的根。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